“顶天立地”是最好的研究方向
2013年06月25日 10:50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5月31日第28期 作者:冯爱琴

 

 

 王瑞明

 

  从“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到“南粤优秀研究生”,从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到广东省首届青年文化英才,出生于1979年的青年学者王瑞明在求学和工作的道路上留下了一连串优秀的足迹。优秀的背后,有勤奋的汗水,有良师的点拨,更少不了良好的心态。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王瑞明。

  “名师出高徒”是优势,也是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的导师莫雷教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是心理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跟随莫雷教授,对您的学术发展有哪些启迪?

  王瑞明: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莫雷教授是当之无愧的名师,我却未必是高徒。我的学术发展离不开莫雷教授的关心和帮助,正如我在博士学位论文后记中所述:“他高深的学术造诣、独特的人格魅力、学而不厌的求学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他关于学与悟的辩证思考、学术与功夫的绝妙比喻、‘尽人事以观天命’的处事哲学和看到好的研究报告直叹‘妙、妙、妙’的学术境界深深地感染着我。”

  《中国社会科学报》:师出名门,要建立自己的学术影响,既有优势,也意味着更严格的要求。您如何在导师指导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学术研究?

  王瑞明: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科研能力的训练,具体包括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如何整理研究结果、如何撰写研究论文等,而具体研究什么样的问题,要靠自己结合自身兴趣去思考。

  我认为,确定研究方向时,要么立足国际前沿,追求理论创新,要么关注社会热点,展现应用价值。当然,如果两者能够结合,实现科学研究中的“顶天立地”,那便是最好的研究方向。

  我的研究方向是学习心理和心理测评。因为阅读是学习的主要形式,所以我首先关注的是阅读的认知加工过程以及阅读对人的影响。2011年,我关于阅读过程研究的论文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次,我也关注整个语言的学习,特别是第二语言的学习,主持完成了1项国家级课题。再次,我还关注儿童认知发展,在广州市多所幼儿园进行了幼儿科学创造力的培养实验,出版了专著《幼儿科学创造力的微观发生法培养研究》。最后,我还从事一些心理测评工作,开发了中小学生学习技术测评问卷,并为多个政府机关开发了职业素质测评系统。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时,特别注重哪些方面?

  王瑞明:我特别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科研基本功的训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就会主动去学习、去研究。习惯影响一生,养成好的习惯,如定期设定目标并反思目标达成情况、每天阅读文献、学会问问题等,会大大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科研基本功的训练是学生学术发展的重要保障,基本功打好了,以后不管研究什么方向,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好的成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

  好心态决定好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确立自己的学术方向后,如何进一步拓展学术影响是很多青年学者关心的问题,请您结合自己的学术发展历程,谈谈这方面的心得。

  王瑞明:我觉得一个人的顺利成长,有三点特别重要:明确的目标、详细的规划、良好的心态。人要有志向,要有发展的目标,“有志者事竟成”。有了目标以后,要考虑如何具体去实现目标,要有详细的规划。此外,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好心态决定好生活。心态,就是心理状态,好心态的标准可以概括为情绪稳定、乐于工作、关系和谐、自我悦纳、直面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青年学者,您还有哪些心得与其他青年学者分享?

  王瑞明:根据个人经历,我觉得与名师接触、向名师学习对青年人的成长很重要。青年学者要寻求各种机会去名师的课题组里体验,教育部设立的“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就是很好的机会。如果能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到国际知名学者的课题组里访问一段时间,那就更好了。

  另外,现在青年人的压力比较大,要重视心态培养,身心健康,才能有更好的成长。我从自身的专业和个人经验总结了一句话,愿与大家共勉:理性思维、合理宣泄、健康生活。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