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块持之以恒的“海绵”
——访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蒲若茜
2013年06月25日 10:40 来源:《人文岭南》2012年11月30日第23期 作者:冯爱琴

 

 
蒲若茜

 

  

  蒲若茜出生于1970年,2006年破格晋升为暨南大学教授,2007年被遴选为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9年起担任英语语言文学系系主任,2011年7月起担任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蒲若茜长期专注于亚裔、华裔美国文学和英美哥特小说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达50多篇。

  蒲若茜在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方面,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教学与研究方面,也有独到的心得体会。近期,本报记者采访了蒲若茜。

  重视文本背后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和研究华裔美国文学?

  蒲若茜:我本来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士和硕士。1995年硕士毕业来到暨南大学之后,发现学校的华人华侨研究平台很高,而以饶芃子教授领衔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团队更是国内学界公认的“领跑者”。这些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主动寻找自己与该学术团队的研究契合点。从1999年起,我开始关注和研究华裔美国文学,并自2001年开始在国内主流外国文学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华裔美国小说母题研究方面,您有哪些学术发现?除此之外,您对华裔美国文学还有哪些研究方向?

  蒲若茜:在华裔美国小说文本中,我发现,“唐人街”、“母与女”、“父与子”等典型母题得到了反复的、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这些母题蕴含了华裔美国人特殊的离散、迁徙的族裔经验,是中国和美国文化传统合力作用的产物,具有相对稳定而特殊的文化人类学内涵,是给华裔美国文学定性的重要依据。

  在华裔美国历史、文化和族裔心理的观照下,我利用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后殖民与文化批评理论,以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等理论工具,对以上三个典型母题进行了剖析,对华裔美国文学特有的族裔经验的书写、混合的文学传统和文化想象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和展示,突破了研究者内部的歧见,使华裔美国文学的界定和认同更加明晰。

  基于前期丰富的研究成果,我于2009年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与理论关键词研究”,实现了从华裔到亚裔、从文本研究到理论研究的突破。

  2011年,我再次拓宽自己的学术领地,实现了研究对象文类的转变,与我院其他团队成员一起发展、完善了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版图,同时把国内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向纵深推进。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研究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诗歌时,为什么您非常重视研究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现象?

  蒲若茜:华裔美国文学具有典型的跨文化、跨语言、跨国族意义,其作为文化样本的意义并不比其作为文学文本的意义逊色。重视文本背后的文化、历史或社会学意义,可以使文本阅读更加深刻、透彻。

  “很庆幸自己的坚持”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承担科研任务的同时,您还主持过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并承担许多课程的教学任务。您如何认识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蒲若茜:我认为“教学相长”。在给硕士、博士开设华裔美国文学课的过程中,我又将经典华裔美国文学文本读了几遍,这促进了我的科研;反之,科研也指导了我的教学工作,使我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并能为学生提供启发性的讲解。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于年轻的后学,您有哪些心得可以分享?

  蒲若茜:持之以恒是关键。万事一旦认准,千万不可轻易放弃。1995年,我来到暨南大学时正是“下海”盛行的时候,许多年轻人不甘心待在单调的校园,纷纷辞职到公司工作。我当时也有所心动,但对文学的挚爱超过了一切。十多年过去,收获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很庆幸自己的坚持。

  另外,年轻人要培养自己对不同学术观点的包容态度,要像海绵一样吸收众家之长,充分消化后,吸收精华,摈弃糟粕。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