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舫
刘同舫,1966生,湖北天门市人,法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学术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技术哲学。在诸多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独著、主编、合作撰写并出版著作、教材共1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9项,曾获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在这些成果的背后,他积累了怎样的学术思考,又探索了何种学术路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刘教授。
哲学研究的微观与宏观之选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的学术研究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过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刘同舫:从整体来看,我的研究确实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的总体变化过程。研究初期,我研究的着眼点主要放在部门哲学和分支哲学上,尔后,研究视野发生了一些转移,注重对具有学科意义的整体性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和跨学科探索,如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结构、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等。但总体而言,我的思想是前后一致的,都没有离开对“人”的问题的探讨,只是不同研究阶段,探索的视野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这种研究视野的转向,主要出于个人兴趣。事实上,对具体、微观问题的研究是重要的,体现的是问题研究的深度;对抽象、宏观问题的研究具有更为广泛的学科影响力,体现的是问题研究的广度。两者相对独立,又互为前提。
学术方向和视角的转变还带给我一个体会,就是学者应从研究初期确立稳定的研究方向,这不仅有利于深化对学科研究的认识,也有利于促使学术研究的体系化、系统化,甚至在此基础上探索某一学术领域的高地。
从现实和对话中发现学术“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在学术发展中一直强调“问题意识”,“问题”从何而来?
刘同舫:“问题意识”是学者对蕴涵在客观事实与现象背后的矛盾的敏锐感知,从而产生解释或解决矛盾的自觉,它体现了学者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学术研究始于问题。问题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不断思考,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最终取得学术成果。问题还来源于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对话,最直接的对话是与不同学术传统、学术流派之间的对话;最高层面的对话是学术理想、学术方法等之间的对话。
以严谨自律的态度治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现在,学术规范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刘同舫:学术规范,归根到底就是在探讨学者应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其所研究的学术内容。只有用严谨、严肃的态度去做学问,才有可能通过学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接近真理。
学术规范关涉学术品格与学术理念的形成。以严谨自律的学术态度,通过规范性和原创性的话语展现学者的创作意境与丰富内涵,是学术规范的本质所在,也是张扬学术自由的同时必须强调的关键要点。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