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学术中国梦”要有“三个关怀”
2013年07月29日 14:28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7月26日第30期 作者:唐颖

 

    
 
 
    在社科理论界最值得期待的是“学术中国梦”。所谓“学术中国梦”,就是要构建中国学派,实施学术“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话语权。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还很年轻,无论是概念、理论、框架,还是研究方法、研究风格、思维模式,都或多或少打上了西方社会科学的烙印。立足本土,发展具有中国气派和地方特色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思想体系,形成中国学派,对于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而言,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学术梦想。实现“学术中国梦”,首要的是做到理论关怀、现实关怀与人文关怀。
 
 
理论关怀:“学术梦”的基本追求
 
 
    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首先应该有一种理论关怀,因为解释经验、前瞻未来、指引实践,需要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理论修养。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而提炼理论、修正理论、发展理论,恰恰是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基本追求。
 
    学术研究如同逆水行舟,不创新就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宽度决定了学术生命的长度。托马克·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认为,所谓科学革命,就是新的“理论范式”代替旧的“理论范式”,科学的革命首先表现为“理论范式”的革命。但是绝大多数所谓“创新”,其实都是在某种“理论范式”下的“小发现”。要在理论上有所建树,首先要找到具有创新空间的核心“理论范式”。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回答中国问题、回应中国“理论范式”的思想原则。它立足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新中国60多年的持续探索、近代中国以来170多年的深刻总结和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和实践根基,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辐射力最强的“理论范式”。社科理论工作者,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指引,关注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拓宽领域,深化认识,在深入调查和理论研究基础上,发现新的规律,提炼新的理论,发展新的学说。
要彰显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本土实践的有机统一。作为伟人故里的中山,当前应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阐释,加强对“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理论阐释,加强对“博爱、创新、包容、和谐”新中山人精神的理论阐释。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多把目光放在本土,多关心本土的重大现实问题,多发掘本土的思想理论与学术资源,多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多将“理论”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正能量。总之,社科理论工作者既要“抬头谋长远”,又要“俯身接地气”。
 
 
现实关怀:“学术梦”的现实回应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今年1月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这一观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如何开展社科理论研究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学问学问,关键在“问”。古人云:“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有时发现一个好问题、提出一个好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本身更加重要。
 
    善于发现问题,首先必须关心现实。社科理论工作者应当关心脚下这片热土,回应时代呼唤,满足社会的理论需要。理论的价值取决于社会的需求。社科理论工作者既应当与研究对象保持一段距离,确保研究的客观中立性;还应当适当介入现实,清晰地观察社会的肌理,使调查研究更具价值。
就中山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对中山本地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探索,是当务之急。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如何在理论上解释中山特色的城镇化,如何推动专业镇的转型升级,如何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如何在开放的舆论环境下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如何传承与开发孙中山思想文化等一系列具有中山实践特色的问题,这些都迫切需要学术界进行视野开阔、材料扎实、见解深刻的研究和理论探讨。
 
 
人文关怀:“学术梦”的灵魂所在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用人文思想、精神去化成天下,应当是社科理论工作者的使命之一。也就是说,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作为社科理论工作者,不仅要有科学精神,还应当有人文精神,这两种精神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文化”归根到底就是“人化”,文化是“人化的自然”,这就确立了“人”在社科理论研究中的中心地位。“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谈“中国梦”时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就是说“中国梦”要以“人”为核心,要以人民为主体,要具备人文关怀,要在服务人民群众上作出新贡献。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很特殊的,从本质上说,它研究的是活生生的人,它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真”与“善”。它要求社科理论工作者要有人文关怀,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尊重人的需求,关心人的精神生活。中山市在“中国梦”百姓宣讲活动中,就遵循了这一思路。百人宣讲团中的大部分成员来自一线,包括镇区、社区、企业和学校。他们用老百姓的语言、老百姓的故事、老百姓的思维去讲述中国梦,点燃个人梦,共筑和美中山梦。这种“听众本位”就是最直接、最朴素的人文关怀。升华这一人文关怀,需要社科理论工作者深入“走转改”,不仅要做“象牙塔的事”、“高精尖的事”、“学院派的事”,还要走入基层、走进现实、深入群众、广接地气、宣传理论、普及社科,切实把“走转改”要求贯彻到科研组织、项目研究、成果评价、学术交流等实际工作之中。
 
 
(作者系中共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