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续“接地气”:产业经济学新挑战
2013年06月28日 12:16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6月日28第29期 作者:顾乃华

       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风气之先的岭南地区陆续形成了诸多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其中有些学科在国内迄今仍保持领先优势。本栏目旨在梳理并反映这些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期待广大学者关注并踊跃投稿。 ——编者

 

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推动生产组织发生深刻变革。图为2013年北京国际物联网大会。                                             图片来源:CFP                                                                                                   

 

 

        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间和产业内的关系结构问题,具体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
 
 
 
        产业经济学发展脉络
 
 
        于立教授主编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与问题研究》一书中,诸多学者对产业经济学在西方和我国的发展做了详细的梳理,本文对产业经济学发展脉络的勾勒主要基于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
 
 
        一般认为,产业经济学起源于马歇尔对组织的研究,经过了张伯伦和罗宾逊等对不完全竞争理论的研究,以贝恩的《产业组织》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经典的SCP(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尽管SCP分析范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经济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但它主要来源于经验研究、缺乏理论基础的缺陷也饱受学者诟病,尤其受到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学者的猛烈批评。
 
 
        与哈佛学派主要关心竞争程度(市场结构)不同,以施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他们继承了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坚信瓦尔拉均衡和自由竞争理论依然有效,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政府无需干预市场结构。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对阵无疑是产业经济学发展史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不仅开创了法学经济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和规制经济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也在实践中推动了美国反托拉斯政策的重大转变。
 
 
        上世纪70年代,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等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分析手段和研究重点等有了实质性突破,成为经济学中最富生机、最激动人心的领域。它不仅自身发展迅猛,而且影响了其他经济学领域的产生与发展,如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比较经济体制等,都从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中受益良多。此外,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市场营销、公司治理、公司理财、企业战略等领域也深受产业经济学的影响。这一时期,产业经济学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沿着SCP分析范式的方向发展成为“新产业经济学”,该流派不再强调市场结构,而是突出市场行为,将市场的初始条件及企业行为看作一种外生力量,而市场结构则被看作内生变量,从而寻求将产业经济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另一方面,以科斯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产生了从制度角度研究产业经济问题的“新制度产业经济学”(也被称之为“后SCP流派”)。该流派的主要特点在于引入了交易费用理论,彻底改变了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传统观念,为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异军突起,产业经济学转向依靠计量经济学方法,从实证角度解决理论观点分歧、填补思想漏洞和提炼理论。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产业经济学理论被逐步引入我国并日益受到重视,但截至目前,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过于重视产业结构而没有深入到产业组织中去,学科范围不够清晰;对经济增长理论、增长方式转变、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等背后的结构转型问题关注不够;对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水平、集中度和进入壁垒的实证性研究不足;对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等产业组织结构要素缺乏实证研究。
 
 
 
        产业经济学面临新挑战
 
 
        从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要想深入研究宏观方面的产业结构演进,以及微观层面的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关系,其隐含着如下前提:产业间的边界是清晰的,产业结构演进是有迹可循的;市场结构是可测度的,其与行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且不论是单向还是双向的)。但在产业不断融合的背景下,测度市场结构将是一件不可能之举,进一步探讨它与行为、绩效之间关系以及规制政策,似乎就失去了前提或基石。产业经济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存在的,在产业科技更新加速的背景下,如何使其保持“应用性”,如何持续地“接地气”,保证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也是产业经济学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1. 产业融合使衡量和解释市场结构变得越来越不可行。
 
 
        产业融合指在技术融合、数字融合基础上所发生的产业边界日趋模糊化的现象,其最早出现在信息通信产业,意指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三网融合”。当前,更广义的产业融合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借助技术和制度创新,不断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从而形成新的产业业态。也有学者从产品服务融合的角度理解产业融合,对应的典型现象即所谓的工业服务化。工业服务化指工业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自然资源消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从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型。沙拉维茨(Szalavetz)进一步将工业服务化区分为产出服务化和投入服务化两层含义。前者指工业企业将重心移向下游的服务环节,使其产出中实物要素比重下降、服务要素比重上升。很多知名工业企业均经历了由仅提供物品到提供物品和附加服务,再到提供由物品、服务、技术支持、知识和自我服务构成的“物品—服务包”的三个演变阶段。后者指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倾向于较少投入实物要素,较多投入服务要素。事实上,很多制造行业生产成本中,纯粹的制造成本已不足20%,产前、产中、销售、消费和消费后服务成本则超过80%。不管从哪个角度理解产业融合,其均对SCP分析范式尤其是市场机构的测度提出了挑战。传统的SCP理论认为,在市场容量有限的前提下,企业追逐规模经济的行为和优胜劣汰的竞争,会造成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不仅市场容量大大拓展了,而且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也更趋多元,甚至合作会超越竞争成为企业间关系更常见的形式。总之,产业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SCP分析范式的有效性和解释力。
 
 
        2. 产业科技更新加速增加了产业经济学“接地气”的难度。
 
 
        目前,世界范围内技术创新十分活跃,且呈加速发展趋势,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重大集成创新呈现群体突破态势,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新兴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深度融合趋势,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将会加速转化并发展成为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落。信息技术进一步向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以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地理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推动生产和产业组织发生深刻变革。在企业层面,一家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动态竞争能力,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产品设计能力、生产能力或者供应链整合能力,更取决于其总体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选择技术突破方向的能力。
 
 
        产业和企业发展日趋倚重科技创新,而且当前的科技创新又往往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施科技创新也就要求实现重大技术突破,这也就意味着其核心技术、产品性能及生命周期、市场适应等还有待时间检验,短期内还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和较高的经济和市场风险。此时,谋定而后动就显得尤有意义。这种情形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均产生较大冲击,其要保证应用性,必须发展出能够应对产业科技创新机会稍纵即逝且沉没成本高昂这一挑战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
 
 
    (作者系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