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中国创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2014年02月28日 15:57 来源:《人文岭南》2014年2月28日第36期 作者:昝胜锋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充分释放中国人的创造力,高等学府培养的文化产业优质人才,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2004年,教育部批准在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云南大学四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而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加上依托其他专业开设的“文化产业管理”方向,全国综合性院校和部分专业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教育和培养上,投入了大量财力,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师资补充。
多角度提升人才培养方式
文化产业管理作为新兴专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理论体系有待完善。文化产业管理设置为高校专业已有十年,从论文及专著数量来讲,相关理论研究不少,但理论创新落后于产业实践,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明显。产业本身突飞猛进而理论研究滞后是导致理论体系不成熟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培养目标有待精确。目前,多数高校培养目标的设置主要依托学校已有资源和市场需求,从各校的培养方案来看,课程应有尽有,培养的人才类型多样。文化产业因其综合性和跨专业性,需要复合型人才,但大杂烩的课程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
再次,教材和师资相对缺乏。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时间较短,一些课程尚无教材,一些学校则采用自编教材。虽然山东大学和北京大学编撰的基础教材和前沿教材得到了学界赞誉,但总体来讲,仍需更加权威、得到更广泛认可的教材。该学科还缺乏贯通文化与经济管理的师资。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师资主要从历史学、艺术学、文学等专业转行而来,许多教师没有市场实践经验,而那些具有经济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又缺乏必要的文学艺术素养,不熟悉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规律。
最后,课程设置影响学生就业。教学与产业有所脱节导致学生的创意策划、产业观察、文案写作等能力较低。同时,由于课程设置求全求多,导致学生什么都学,但什么都没有学精,不适应文化产业的需要。
优化课程设置创新人才培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研究、课程设置、教材编选以及师资建设的旨归之一是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
就课程设置和教学重心而言,应该与具体的工艺美术设计、图书编辑出版、游戏创意、景区规划,以及演艺产业、广告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所区分。具体来说,课程设置应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一是注重人文素养积淀,夯实优势文化类基础课程。文化产业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对文化的深入了解是相关人才的必备素养。这类课程主要有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文化资源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课程在传承人文历史的同时,可以促进文化的现代应用与产业化发展。
二是凸显文化企业微观运营,强化管理类核心课程。可以开设管理学原理、文化市场营销、文化项目管理等课程。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管理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注重宏观政策经济知识,提高经济学类课程比重,如开设文化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课程。这类课程将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掌握文化产业的运作过程及规律,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
四是注重前沿应用能力培养,开设现代信息技术类课程。应开设计算机应用、文化创意与策划、展示设计基础、会展策划与实务等课程。同时,还需要不定期举办讲座、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知识面,追踪新知识,打造动态开放学习结构。
五是产学研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一环,包括计算机新技术应用、文化市场调研、阶段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其他实践性课程。增强教学的市场针对性,让学生深度了解文化产业发展市场实际。
如今,国家正在推动“中国创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文化产业在这一转变中不可或缺。文化产业的发展靠人才,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国内高校应积极探索。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