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学兴起重在夯实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基础
2013年08月30日 13:10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8月30日第31期 作者:张利群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地方文化研究潮流涌现,桂学继徽学、楚学、蜀学、湘学、岭南学、中原学等地方之学后兴起,形成了区域研究特色优势。
桂学与广西文化研究
桂学研究拥有深厚的学脉渊源和优良的学术传统。近现代以来,广西地位凸显,桂学研究滥觞;改革开放时期,广西民族区域优势强化,民族文化研究特色彰显;近年来,广西学界亮出“桂学”旗号,标志着桂学研究兴起,推动广西区域文化研究提升到新的阶段。
桂学研究从“学、根、本、魂、用”入手,拓展和深化广西文化学术研究空间。所谓“学”指桂学理论及其学科基础研究;所谓“根”指桂学渊源及其学术史研究;所谓“本”指桂学研究资源的发掘利用,包括历代文献典籍资源与田野调研资源;所谓“魂”指广西历代名人及各民族创造、传承、发展的广西精神和文化传统;所谓“用”一方面指学以致用,将桂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成效,另一方面指桂学应用研究之“学”,针对现实问题和实践需求进行对策性研究。
桂学是在广西文化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学,两者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关键在桂学之“学”。从学术规律与科学共同体原则出发,桂学研究必须具备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两大基本条件:夯实桂学理论基础和文献资源基础的研究必须优先。因此,进行桂学作为“学”及其之所以为“学”的元研究,首先就是进行基本文献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既立足于桂学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以“立地”,又着眼于桂学理论研究基础以“顶天”。
桂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桂学理论研究旨在夯实理论基础、拓展学术视野,主要解决理论基础、学科体系、学理依据、学脉传统、学缘关系等基础理论问题。其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一是桂学本体论研究,包括“桂学”概念含义及其广义与狭义、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桂学与百越、骆越、岭南、粤西、八桂等关系,与壮学、瑶学、苗学、侗学等关系,与徽学、楚学、蜀学、湘学、岭南学、中原学等地方学关系,桂学在中华文化、中华学术及地方学中的定位等;二是桂学发生学研究,包括桂学缘起、渊源、源流、发展脉络,广西文化史与学术史线索,阶段性构成与历时性建构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与文脉等;三是桂学发展现状研究,包括桂学兴起的时代语境与社会背景,桂学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原因与对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如南海开发及海洋战略研究、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国—东盟关系研究、中国南疆问题研究、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等;四是桂学学科理论研究,包括桂学的地方学学科性质与定位,地方性、民族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学科群与跨学科研究特征,学科体系及学科结构构成,学科背景及其知识谱系,地方学学科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五是桂学文献学研究,包括历代桂学典籍文献、石刻文献、考古文献、文书文本的整理,田野考察与社会调研资料的收集整理,文献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发,学术资源整合与优化等;六是桂学形态学研究,包括区域文化研究形态与类型,桂学各学科研究形态与类型,地方学的比较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东盟十国研究等;七是桂学理论基础研究,包括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文化软实力理论、文化生产及文化产业理论、“后发”理论、“边缘崛起”理论、海洋文化理论、文化生态理论、区域文化理论、壮学及南方民族学理论、审美人类学理论、地缘政治学与地缘文化学理论等;八是桂学方法论研究,包括桂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桂学研究的基础研究方法与应用研究方法模式,桂学研究的各学科方法类型,桂学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及其方法论、方法运用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等;九是桂学价值论研究,包括桂学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学术价值,实践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桂学学派及其学术风格的形成,桂学研究特色与学术品牌建设等。
目前,桂学研究在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两方面初见成效。桂学文献典籍整理的标志性成果就是2013年出版的“桂学文库”《广西历代文献集成》(第一批)共15种53册影印本;桂学理论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就是2010年出版的《桂学序论》和即将出版的《桂学概论》。这些也昭示出桂学研究的价值意义:一是夯实桂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深度发掘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提升区域文化研究的学术品质与文化战略地位;二是建构具有区域、民族、南疆特色与优势的地方之学,形成地方学学科、学问、学说、学术、学派发展之势,有利于弘扬广西精神,提升其文化软实力及影响力;三是进一步厘清广西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在传承文化传统基础上弘扬学术创新精神,阐明广西社会变迁、文化融合、边疆稳定、民族和睦的原因和根据;四是提供中国—东盟合作、北部湾大开发、国家海洋战略实施、南海主权维护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使其研究发挥出具有区域性与国际性的战略意义,进入国家人文社科研究重大课题层面。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