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务理论研究助力实现“中国梦”
——“华侨华人与中国梦”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3年07月29日 14:40 来源:《人文岭南》2013年7月26日第30期 作者:陈奕平

 

    7月2日,由国务院侨办政法司与暨南大学联合举办,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承办的“华侨华人与中国梦”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国内外首次围绕华侨华人与“中国梦”的关系这一主题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
 
    近40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海外华侨华人“中国梦”的形成、发展、历史演变和内涵,华侨华人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方式和作用,新时期华侨华人在中国和平统一、创新中国和软实力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华裔学生与“中国梦”,侨务工作在“中国梦”话语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议题,从各自所在的学科、研究领域,从不同视角、维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提出了不少创新性观点和政策思路。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表示,侨务理论研究助力实现“中国梦”要增强四个意识,即大局意识、实践意识、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
 
  
 
 
华侨华人心目中的“中国梦”:
历史认知和现实感悟
 
 
    暨南大学教授潮龙起在“百年海外华人‘中国梦’的形成、发展和历史演变”发言中,探讨了移居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对海外华人的影响,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海外华人的互动关系,以及百年来海外华人“中国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李其荣从“中国梦”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强音、“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中国梦”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中国梦”和“美国梦”、“中国梦”和世界等角度对华侨华人心中的“中国梦”进行了分析。
 
 
华侨华人与“中国梦”的建构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从两个阶段(辛亥革命前与辛亥革命后)、三个方面(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谈华侨华人对构筑“中国梦”的影响,并提醒应该注意华侨与华人的区别。暨南大学教授陈奕平认为,实现“中国梦”不但体现在经济和军事实力增长等富民、强国这些硬实力方面,也应该体现在制度建设、文化繁荣、价值追求及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等软实力方面。
 
    美国杜鲁门大学教授令狐萍主要从中美双边关系实力对比角度探讨了“中国梦”及移民的新趋势;暨南大学教授王耀辉就全球化三个浪潮、中国面临的八大转型、全球人才流动进行了分析,并就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如何为国效力提出了建议;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则表示,“中国梦”不仅仅是民族复兴梦、创新梦,也是国家软实力的发展,其中华侨华人在实现“中国梦”方面应起重要作用。
 
 
新时期华侨华人
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
 
 
    在中国和平统一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修春萍认为,华侨华人在国家统一梦实现中的作用非常独特,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涉台外交面对的主要问题。暨南大学教授高伟浓对华侨华人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以及侨务“外交化”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华文教育方面,北京华文学院副院长、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郭熙就华文教育的现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做好华文教育,尤其是海外华文教育的师资理念、华侨华人子女教育、国家认同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温州大学国际合作学院院长严晓鹏通过多年调查的一手资料,分析了华文教育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在“中国梦”的实现中的基础作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安然认为,华裔学生的“中国梦”涵盖从寻根到求学到商旅到公共外交等多个层面,既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在华文媒体与国家形象方面,暨南大学副教授彭伟步阐述了他对“中国梦”的核心内容及现代文化传播与现代国际关系之间的关联的理解,并就海外华文传媒在“中国梦”传播中的独特角色、独特作用以及如何促进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梦”的认知、如何传播“中国梦”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暨南大学教授鞠玉华结合日本留学生、日本华侨华人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在新移民的影响方面,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曹云华作了题为“全球化下的中国海外新移民浪潮:好得很还是坏得很?”的发言,对中国出现第三波新移民浪潮的一些提法表示质疑。暨南大学副研究员石沧金结合马来西亚中国女性移民的合法移民与非法移民两种类型对中国女性移民的情况做了分析和思考。
 
 
(作者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