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社会学:正在兴起的分支学科
2013年06月24日 15:55 来源:《人文岭南》2012年4月27日第16期 作者:刘勤

 

《海洋社会学》首发论坛

 

  恢复重建30余年的中国社会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学术繁荣。学科理论研究观点纷繁、专业人才辈出,不断探索新的学科增长点。海洋社会学正是这样一门正在兴起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将海洋社会从一般的社会中划分出来、与陆地社会区别开来,并依据滨海、涉海群体的行为方式赋予其核心内涵,是中国社会学学界的一个贡献。这一贡献和中国社会学学者对中国历史的回顾反思、对现实处境的深刻剖析、对社会学中国之路的追求密切相关。

 

  学科兴起的社会背景

 

  如果从中国古代沿海渔民兴鱼米之利、舟楫之便时计,国人对海洋的人文探索早已有之。秦汉以后,沿海地区民间社会以海为田、经商异域为主要特征的海洋社会活动逐渐兴起,丰富的涉海生计、海上丝绸之路等留给后人无尽遐想,黄河和长江流域发展起强势的农业社会,吸纳、融合海洋社会,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但长期以来,在中国社会的分析中,忽略或漠视海洋社会成为一种常态。直到近代,海洋社会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海洋观念作为一种强国理念,才逐渐受到重视。这也与当时西方世界的迅速崛起、中国的海洋失利等因素有密切联系。20世纪对于西方,是运用政治及军事手段取得海域地缘优势、扩张海权的时期;对于中国则是国家从极度衰弱、备受屈辱、濒临灭亡边缘,到奇迹般重新站立、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的世纪。

 

  近年来,海洋问题与争端引起了国内各界高度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界提出海洋社会学并进入社会学视野,探索人类涉海行为的海洋社会学起锚扬帆。

 

  研究团队和研究旨趣

 

  从目前国内团队建设来看,海洋社会学的增长主要来自沿海地区,出现了有一定区位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如以庞玉珍、崔凤等为核心的中国海洋大学研究团队,以张开城为核心的广东海洋大学研究团队,以韩兴勇、宁波为核心的上海学者群,以范英为核心的广东省社会学学会研究团队。这期间还形成了一些海洋社会学专业研究机构。

 

  从目前的研究旨趣来看,现有研究团队各自在海洋社会学的概念范畴、体系架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具体的海洋观调查、海洋区域社会发展、涉海群体与组织、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渔村、海洋民俗、海洋移民问题等表现出浓厚兴趣,并进行了初步探索。

 

  学科意识和学术自觉

 

  海洋社会学经过探索,发展出自身的问题意识。其学科意识和学术自觉,是随国际国内对海洋的重视、海洋世纪的来临而起步的。该学科既着眼涉海行为的来龙去脉,又分析生计生存的空间差异,在经验描述基础上形成理论抽象,从而发掘海洋社会学研究的一般和特殊主题。

 

  从发展趋向看,海洋社会学发展至今已逾10年,在对话社会学学科主流、融合社会学研究方法、侧重科学实证研究之外,更加凸显厚重的田野经验追求。海洋社会学正视人类悠远的涉海生存经验,也彰显当下涉海生存变革。对涉海人群的行为特征、为应对自然与人为环境而形成的群体组织及其互动的经验研究积累丰厚,理论体系的形成指日可待。

 

  总之,在海洋强国、民族复兴等宏大背景下,海洋社会学迎来了成长的历史性机遇。它提出的原创性观点和相关命题,对于推动自身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凭借学科内部整合,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海洋社会学必将成为转型期学术研究中的一门显学。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