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最早是以台湾文学研究起步的,继而扩展到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进而又拓展到欧美及澳大利亚华文文学,以至于最后定名为世界华文文学。
广东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全国此领域研究起步最早、成果最为丰富,这主要得益于广东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以及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潮的思想优势。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暨南大学中文系的本科学生中就已开设了“台港文学”的课程;1990年该系三位教师潘亚暾、翁光宇、卢菁光就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台港文学导论》,既是教学的结晶也是研究的成果。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赖伯疆1991年在花城出版社出版了《海外华文文学概论》;继之,汕头大学中文系教师陈贤茂也于1994年在鹭江出版社出版了《海外华文文学发展史》。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饶芃子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成果一跃而成为学界的翘楚,她从泰华文学研究起步,拓展到整个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最后形成了《中国文学在东南亚》的重量级成果。与此同时,她对海外华文文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的系列论文《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意义》、《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意识》、《海外华文文学与文化认同》、《海外华文文学理论建设与方法论问题》、《拓展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研究》、《全球语境下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等,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途径廓清了理论上的迷惑,指明了大步向前的方向,成为国内最为前沿也最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正是在饶芃子的率领下,以暨南大学中文系为核心团队的广东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最后以突出的研究实绩获得了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的挂牌,同时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也正式落户暨南大学,饶芃子担任首任会长。广东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立足广东,影响全国,辐射到海外。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发展到现在,研究对象在不断扩容。以前比较偏重于国别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或者是个别重要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现在则是在一种全球化的文化视野下对整个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观照,同时也从比较文化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去对海外华文文学做群体性或族群性的文化研究;以前较偏重于作品自身内容及审美旨向的研究,现在拓展为诗学的研究,力图在作品研究的基础上提升为理论性的概括,将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研究与中国特色文艺理论的构建联系起来研究。于是,对海外华人批评理论家的理论翻译、介绍及其研究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以前较偏重于海外华文纸质性的文学,现在则拓展到对海外华文文学网站的传播研究;以前重点关注的是文学,现在适应视觉传媒发展的需要,又开始关注海外华语电影,因为它们与文学的改编及文学剧本创作密切相关;以前多注重海外华人华裔的华语创作,现在又扩大到海外华人华裔作家的非华语创作。
在研究方法方面,过去注重的是文学审美的研究,注重的是中国文学在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影响与接受,现在则是多角度跨文化的研究,尤其在运用后殖民理论、文化研究、媒介理论等方面来做研究的尝试也有了新的成果。在研究成果发表载体上,汕头大学主办有《华文文学》杂志,已连续20余年,尤为珍贵。该刊与江苏、福建同类型杂志一道,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该刊还是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的会刊。暨南大学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每年至少设置两期“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栏,用以发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成果。另外,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暨南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思想文综》中也有发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成果的专栏。
在人才培养方面,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大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每年都有不少博士生和硕士生选择海外华文文学的题目做学位论文,其中的优秀学位论文已经出版,有的还获得南粤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
整体而言,广东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目前正以扎扎实实的研究成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必定会在国内学术界形成更为良好的影响。
(作者系暨南大学党委书记、中文系教授)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