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与越方陪同人员在越南老街瑶族地区考察。
瑶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际性的跨境民族。据2000年统计,全世界瑶族共有320多万人口,其中262万余人分布在中国南方的130多个市县,还有60多万人散居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瑶学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国际“显学”。
瑶学研究是以瑶族及瑶族社会为对象的社会科学研究,主要研究瑶族共同体发生、发展、繁荣、分化和融合的规律以及瑶族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它涉及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成分、起源、分布、相互关系及生活方式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瑶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知识分子早就对瑶族有所了解,真正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用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论方法对瑶族进行调查研究。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与瑶族有关的文章70余篇,其中85%为现状调查。如费孝通、杨成志、江应梁、徐松石等学者都曾就瑶学研究作过调查,写过不少文章和专著,为后来的研究积累了不少资料和有价值的研究线索。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派中央访问团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历史调查,整理了60多份调查材料,其中涉及瑶族的近30篇。这为中国瑶族及其支系的识别、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制定和完善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批瑶学研究学者。
改革开放后,学术界解放思想,采用多学科结合的方法研究瑶学,既拓宽了瑶学研究的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2007年,广西、广东、湖南、云南、北京、上海等地的瑶学研究人员,采用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艺术学、宗教学、遗传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合作攻关,历时8年,完成了《瑶族通史》的撰写、出版工作,结束了瑶学研究没有通史的历史,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中国瑶学研究机构与学者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许多国外学者也到中国进行瑶学调查与研究。
瑶学学科的发展
虽然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没有专门以瑶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1984年,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室升格为民族研究所后,在研究所下设瑶族历史文化教研室,负责学校的瑶族历史文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瑶学的学术机构;同年12月,广西、湖南、广东、云南等地瑶族代表齐聚广西民族学院,成立广西瑶族学会;1992年,更名为广西瑶学学会;2005年,广西民族学院成立瑶学研究中心。同年,广西民族大学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招收瑶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为瑶学研究培养新生力量。经过多年的建设,瑶学不仅正式成为一个学科走进大学,而且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层次,为培养高层次的瑶学研究后备力量、提高瑶学研究水平、壮大瑶学学科研究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瑶学研究展望
目前,瑶学研究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好时机。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抓好瑶学学科建设与学术队伍建设,抓好基础研究和现实研究。
一是加强瑶学学科建设,完善与发展瑶学学科体系,加强学术对话与交流。二是加强多学科、多民族合作研究,提高瑶学研究水平。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说,分化整合是当代学术研究发展的两大趋势。瑶学研究也应打破学科封闭,进行学科交叉合作,走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三是深入进行田野调查,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在调查中既要继承老一辈学者深入调查、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的科学调查方法,使田野调查更加科学化。四是注重人才培养。五是必须开阔研究视野。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