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若瑟修院圣堂
古时澳门隶属广东,与祖国血肉相连、绵延不断。自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进入澳门后,澳门学界受其影响,开始走一条新路,自成体系延续至今。
葡译《圣谕广训》书影
澳门本地的学术发展
1594年,耶稣会士在圣保禄公学的基础上成立了圣保禄学院,这不但是澳门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远东地区第一所西式高等学府。圣保禄学院断续维持运作到了1835年。当时圣保禄学院的教学大部分集中在汉语教育方面,形成了一支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体的汉学研究队伍。他们译出“四书五经”等中国经典,以及《古文观止》、《神农本草经》乃至《本草纲目》等作品,内容涵盖历史、天文地理、宗教哲学、自然科学、礼仪等方面。
从翻译工作延伸,西方传教士的另一学术研究重点是进行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利玛窦注《西字奇迹》、利玛窦与罗明坚合编《葡华字典》、金尼阁编著《西儒耳目资》、卫匡国撰《中国文法》、钱德明译《梵藏满蒙汉字典》、马若瑟撰《中文概说》等。
1728年,耶稣会士为配合圣保禄学院培养对象的调整又创办了圣若瑟修院。1784年,修院由遣使会会士接办后,江沙维、玛姬士等神父出任教职,培养了大批双语人才。江沙维在修院任教期间,编纂过《拉丁语法》、《汉字文法》、《葡华字典》、《华葡字典》、《拉丁——汉语字典(洋汉含字典)》、《拉汉大字典》等大量著作,玛姬士则著有《外国地理备考》、《音乐要素》等书籍。
在圣若瑟修院的众多学生中,伯多禄是较为突出的一位。伯多禄毕业后曾长期担任译务署翻译,积极推动汉语教育工作,将面对葡人的中文教育从成人教育转变为基础教育。另外,伯多禄还积极编撰各类教材,其中较为著名的有1903年出版的葡译《圣谕广训》。
在社会调查方面,清道光年间为配合修纂《香山县志》,曾于“下恭常都”地区(包括今珠海市靠近澳门的部分地区和澳门)展开调查访问,参与调查访问者共32名,分别来自下恭常的凤池书院和凤山书院。这是目前可考据的澳门最早的一次大型社会调查。此次调查成果收录在一部“采访册”上,被传抄者称为《澳门志略》。
19世纪中叶,葡萄牙人确立了对澳门的殖民统治后,也开展过一系列用于日后垦殖、发展及边界谈判的基础调查研究。如1867年,他们展开了第一次采用现代数据搜集手段的人口普查、对澳门沿岸水域水文特性的研究、用作绘制地图的地形研究等调查。1881年,时任港务局局长的辛纳蒂(Demétrio Cinnati)根据地籍资料绘制出了首幅比例尺为1:2000的澳门地图。1883年,行政当局成立委员会研究澳门城市规划,自此逐步确立了澳门半岛从东北到西南的城市座向。1884年,行政当局开展了澳门港口的早期规划。此外,自1881年起澳门就开始了气象观察,至1900年成立了隶属于港务局的天文台。
外来迁居者对澳门学术研究的推动
在晚清至民国年间,一批潜心学术的内地学人,包括郑观应、陈子褒和汪兆镛、章士钊、王韶生、朱希祖、黄节、陈洵、詹安泰等曾在澳门留下过足迹。与此同时,澳门也出现一批在学术研究上颇为突出的葡裔学者,例如高美士和文德泉。
1884年,郑观应从上海移居澳门,“究心政治、实业之学”,完成了《盛世危言》的初稿。《盛世危言》旨在参考西方经验,为当时处于深刻民族危机中的中国提供富国强兵之道。《盛世危言》产生的社会反响巨大,甚至影响了后来从事中国改革和革命的倡导者,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
陈子褒于1899年抵达澳门,先后开办了“蒙学书塾”、“灌根学校”、“佩根平民义学”、“赞化平民义学”和“灌根劳工夜学”,提倡平民教育、女子教育和工读教育。1903年,陈子褒在澳门率先接收女学生,这比内地正式容许男女同学早了13年。后来,陈子褒又通过其开办的书塾向当时避迁澳门的广州格致书院大量输送教员,成为后来由中国人全权管理的岭南大学的教学研究骨干。
汪兆镛在1911年武昌起义后,断续在澳门居住近14年,自称“觉道士”。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澳门风俗、民生和社会面貌的诗词,计有《澳门杂诗》、《辟地集》和《雨屋深镫词》等超过100首,并编纂了《元广东遗民录》、《碑传集三编》等重要学术研究著作。
高美士于1907年出生,是葡萄牙人的后裔,致力学习和深造中文,先后出任行政当局翻译和公立学校中文教师、校长等职。高美士自1941年发表《粤葡辞典》起,陆续有译作和著作问世,内容涵盖语言文字、中葡文化和澳门历史等。
文德泉神父于1924年从葡萄牙来到澳门,并从1934年起开始负责《澳门教区月刊》的编辑工作。工作期间,他十分重视选刊与澳门历史、文化有关的文章。文德泉在澳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著作很多,1949年以前发表的主要作品有《贾梅士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圣佬楞佐堂》,以及一些教会人物传记等。
除了中葡学者外,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学者也在从事澳门历史研究,其中著名的有1832年著《早期澳门史》的瑞典人伦斯泰(又译为龙思泰)和1948年发表“Fidalgos in the Far East,1550-1770.Fact and Fancy in the History of Macao”的英国历史学者博克塞等。
在学术团体方面,以文学团体较为突出。民国时期的文学团体可以分为两派:以清朝遗老遗民为主体的“莲峰陶社”,及由长期居住澳门的作家,如冯秋雪、冯印雪、刘草衣、梁彦明、赵连城、周佩贤、黄沛功等组成的“雪社”。其中“雪社”被视为澳门文学史上首个以本土作家为主体的文学团体。“雪社”曾出版过六期《雪社》诗刊,另外在1934年出版了七人诗词合集《六出集》。
此外,部分原来在内地办学的高等院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南迁至澳门,如华侨大学、华南大学、越海文商学院和中山教育学院等。然而,这些院校在澳门主要以教学为主,且因客观条件限制、招生不足,并未在学术领域上取得显著成果。后来,这些院校或转型为基础教育学校,或自然消亡。
概括而言,澳门学术研究从自成体系起至1949年,学术研究队伍以内地和外国学者为骨干,中西兼有,中西兼用。虽然,不少学人仅视澳门为一个过渡的地方,在学术发展上断断续续,缺乏系统,但这里的学术研究视野较为宽广,许多方法和观点为南粤乃至中华之创举。至于澳门本土学术研究,则因经济和社会发展迟缓而长期处于萌芽状态,仅有的几名本地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当时的环境下只被视为学术点缀。不过,这些澳门本地学者的研究仍为日后深化研究工作播下了种子,为澳门学术研究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文献条件。
(作者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