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2年11月01日 10: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1日第2520期 作者:包晓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应充分尊重和认识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保护与治理,注重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携手共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统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推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利用强度,确保资源数量与质量,挖掘资源质量改善的潜力。二是强化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三是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环境污染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一是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完善财税、投资、金融政策,建立规范的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衔接协调,努力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三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推进绿色生产变革,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落实到产业升级之中。一是强化绿色生产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规模扩张向结构升级的转变,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持续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和绿色低碳产业化,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二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壮大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统筹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三是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推动新能源和清洁低碳能源利用,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协同推进减污降碳。

  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明确各方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责任。一是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二是健全绿色政绩考核评价制度,把生态效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系统。三是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四是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和脆弱区域,实施严格的保护政策。五是深化自然资源及其生态产品价格改革,推行生态公共产品的补偿制度,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重大民生工程,要把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广节粮、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绿色购物、生活垃圾分类等绿色低碳实践。二是普及节能标准和标识,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和产品,提升节能能力。三是培育公众绿色生态观念,提倡绿色消费,在日常生活中更好规范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四是树立崇尚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社会新风尚,不断增强全民生态环保的参与意识,让每一个公民真正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