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数据时代文艺批评的“非人化”倾向
2022年01月25日 09: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25日第2337期 作者:刘建平

  在文艺批评领域,随着数字技术对人文研究活动的渗透,学术资料存储的媒介、载体、检索方式发生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大数据促进了文化进化和文艺批评新范式的形成,重塑了文艺研究的文化大环境。

  数据和人类文明是相伴而生的。2008年,Nature杂志刊发了关于大数据研究的系列论文,大数据开始成为一个横跨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等多个交叉学科的分析方法。大数据介入文艺批评有两个前提。一是批评数据的多元化。既有传统学术期刊上的学术批评,又有微博、微信上短、酷、爽的“微批评”,还有网络社区灌水、吐槽、视频弹幕等多元化形态。二是批评资源的“超链接”化。移动智媒的普及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批评数据生产者,批评主体从单一的“名人主导”转变为“众声喧哗”。多源头、多形态的评论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围绕着艺术作品形成了一个以批评为中心、包含超载资讯的“超链接”文献资源库,这构成了大数据文艺批评的信息基础。

  大数据代表了一种以实证研究为范式的科学主义文艺批评观。首先,数字时代的文艺批评通过数据库查询、关键词检索,以及搜索引擎分析批评的热点,对文艺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促进了文艺研究从研究视域、批评方法到审美逻辑上的深刻变革。在批评对象上,大数据批评由作品中心走向对作品关联性的跨学科研究;在批评方法上,实现了由传统的随机分析、微观辨析向全本宏观把握洞察的转型。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艺批评从文献检索的数据化到实证研究、可视化图像分析的革命,这是对传统文艺批评文本分析、逻辑思辨和调查问卷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大大提高了文艺批评的水准。其次,大数据作为一种归纳经验、描述现状并预测未来的科学工具,为文艺批评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和信息。如作品的点击率、转载率、不同年龄读者的喜好和审美倾向、不同主题的关注度等,能直观地反映绝大多数欣赏者的真实审美体验,可以快速客观地掌握某一作品的全貌,提升文艺批评的科学性与精确性,摆脱研究者因个人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好恶等偏向所造成的局限。另外,大数据技术揭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使得囿于专业主义的封闭式文艺批评走向死亡,文艺批评必然要与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媒介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相整合,进而推动文艺批评走向文化批评。

  当前,大数据时代文艺批评仍面临“去政治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等乱象,以数据分析代替批评者对作品的感知、体验和共情,阉割了人应有的价值体认、批判和反思能力,“钝化”人的感官敏锐性和审美鉴赏力。“数据中心论”很容易使文艺批评蜕变为“媒介批评”“流量批评”。“流行就是美”——这种对价值维度的漠视,极易走向娱乐、怪异和媚俗。大数据为文艺批评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指标,但大数据并不等于“全数据”,更不等于“真数据”;大数据提供了“客观诠释”的依据,又会造成文本的“价值遮蔽”。因此,大数据文艺批评有待“祛魅”。

  首先,人是文艺批评的主体和逻辑起点,文艺作品最吸引人的东西就是融知觉、情感、想象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和创造力。文艺批评的审美性、人文性特质,决定了它不可能等同于以数据实证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由个案样本到全本研究的变革固然带来了洞悉艺术全貌的可能性,但也削弱或消解了人在批评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社会性、历史性,文艺批评很可能误入“无人化”乃至“非人化”的歧途。其次,大数据是对文艺批评方法的丰富和补充,但不是最终价值的裁决者。“眼球就是价值”“流量就是指标”的纯技术分析只会让文艺批评变成市场的奴隶,它不仅不能对文艺创作、欣赏起到应有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还容易给大众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带来不良影响,由此造成文艺批评公共性的缺失。另外,从数据和审美的关系来看,“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并不能机械地移植到文艺审美活动中。文艺批评的目的是在感觉经验和精神上重塑一种新的认识、体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健康的审美趣味绝不是以人数多寡为标准,而是体现为心灵的开放性、情感的丰富性。数据上的“多数”并不意味着审美的“正确”,大数据不能成为文艺批评的准绳。

  综上,大数据文艺批评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如何使大数据成为揭示艺术本质、创作规律进而开创文艺批评新范式的契机,如何防止文艺批评沦为冰冷数据而失却人性的温度、甚至走向对人价值的否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19ZD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