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组织凝聚力是学术治理的旨归
2021年07月20日 09: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20日第2211期 作者:潘艺林

  学术组织凝聚力即学术职业团体对学术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学术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学术治理就是对学术组织或学术职业的治理。学术治理不是为治理而治理,其旨在增强学术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学术治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增强学术组织的凝聚力。

  学术治理怎样才能提高和强化学术组织的凝聚力呢?这就得思考怎样的学术组织对学术成员具有吸引力或更有吸引力,在怎样的学术组织里,学术成员之间具有吸引力,这实际追问的是,学术组织的凝聚力从哪里来。

  学术人员既以学术为业,学术钻研是学术人员的价值和追求,学术认同或学术承认便是对学术人员的肯定和尊重。一个学术组织只有充分尊重学术人员的学术追求,平等承认学术人员的学术成果,它对学术成员才是普遍具有吸引力的。这种尊重和承认,还必须体现对学术职业特点的充分理解和认同,为学术人员的职业追求提供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近来,在追思和悼念袁隆平院士时,人们一再提到,他一心扑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不喜欢打卡上班,“自由散漫”是他给自己的定义。何兆武等著名学者也都追求“自由散漫”。这其实是学术职业的创造性、灵活性所决定的。高度的创造性活动需要集中时间、精力不受干扰的冥思苦想,攻坚克难;需要激荡思想的火花,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需要整理钻研的成果,琢磨准确的表达。诸如此类的工作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还需要相当的灵活度、自由度。它不遵循一板一眼的流程,也不遵循准确的作息时间表,更不能简单地量化考核。

  学术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政务工作或事务工作,相应地,学术治理也不同于行政管理或企业管理。学术治理的架构与方式方法,应与学术职业的要求相适应,才能使学术组织具有凝聚力,并充满活力。学术治理得当,教学科研等学术人员各得其所,学术人员才能认真踏实地传授并探究真学问,学术职业才能得到良性健康的发展。反观现实,学术治理仍存在严重的偏差和误区,组织凝聚力往往因一些外在目标和治理举措而弱化。当今时代,学术机构大都格外重视其竞争力的提升,甚至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投入巨资应对包括大学排行、资源配置、拔尖师生争夺在内的各方面的竞争。各种人才计划、激励机制、人才帽子、各种工程的长期实施,竞争力以压倒一切之势,重重遮蔽了学术组织凝聚力,理论研究、成文规则与不成文规则往往忽视或遗忘了大学组织的凝聚力。英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认为,教授具有对于专业的忠诚和对于大学的忠诚。但双重忠诚的前提是学术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凝聚力的忽略,势必使学术人员的“双重忠诚”化为梦幻。

  2010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2014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这些年来,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努力,大学章程的研制与公布,权力下放,大学及其学院议事规则的公布,对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规定,院校各级学术委员会的建立与运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凡此种种,无不与治理转型有关,主要目标就是“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行政化管理模式”。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要求教育评价要破除“五唯”倾向。所谓“五唯”,在高校的表现,即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实质上根源于学术职业的单一主体治理。“五唯”当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五唯”只是表面现象,学术治理的行政化、单一主体治理才是源头。然而,现实与理念两张皮。年复一年,在学术权力去行政化的一浪又一浪呼声中,大学里的行政权力“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在行政化主导下,课题优先是普遍的学术规则,各种奖项、期刊发文、研究生招生、职称晋升、年度考评等,无课题甚至会被一票否决。唯课题不是“五唯”,却胜似“五唯”。无课题,不享受资助,做出研究成果,发表了学术论文,却得不到承认,这岂不是怪事!

  事实上,学术治理仍停留于传统的行政管理,学术职业的一系列问题愈演愈烈。组织内部量化管理、马太效应、科研与教学“冲突”、帽子学者问题、学术权威的一言堂、学术不端等问题积重难返,弱化了学术成员与学术组织的凝聚力。

  总之,科学的学术治理必须取代传统的行政化管理。学术治理要平等尊重和承认普通学术人员常规工作的价值,尊重和理解学术职业的特点,为学术人员提供最大的便利,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治理不是目的,学术组织的凝聚力才是目的,学术人员的学术传承和创新才是目的。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上海学术职业的承认正义需求与制度建设研究”(2018BGL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