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两个必然”视野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年12月08日 09: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8日第2064期 作者:田鹏颖

  马克思“两个必然”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根本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刻把握了“两个必然”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回应了马克思“两个必然”历史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如何合作与斗争、现代世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课题,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难题提供了根本思路,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两个必然”的思想理论。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应“两个必然”实现过程中的世界难题。“两个必然”的理论视野是世界历史,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立足点是人类社会,因此,要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为推进人类社会发展贡献智慧。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看这个国家自身取得了多大的发展,还应该看它给国际社会(其他国家)提供了哪些帮助,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难题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每个国家,无论大小,每种文明,无论中西,都可以提供自己的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各国在发展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形成更大垄断。“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造福世界人民,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提升全球发展的可持续性、公平性、普惠性。中国将自身的前途命运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美好梦想互融互通提供纽带和桥梁,为世界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指明了正确方向。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合作共赢新哲学。21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形成,国际力量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但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和矛盾仍然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分化、西化。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始终没有停止,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通过新闻、电影、电视等方式无形地推行其政治观点和思想价值观念,对其他国家、地区实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各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又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既要联合又要斗争,以主动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发展,在矛盾冲突中寻求共同发展的可能性,以斗争求团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斗争与合作关系的深刻把握。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矛盾统一体当中,既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合作的同一性,也存在两种制度竞争的斗争性。在构成矛盾统一体双方的相互斗争中,社会主义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壮大,战胜乃至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实现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演进。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新纪元。“两个必然”的实现蕴含着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无论是资本主义文明,还是社会主义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资本主义文明的本质特征和属性决定了其对待其他文明的态度是排斥、贬低、压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是一条追求人类文明发展的和平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和谐共存的时代。中国的发展没有建立在对他国的侵略和扩张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仍然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平等的国际权利观,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政治上平等互信就是要摒弃制度模式的偏见、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彼此信任,致力于合作共赢,创造共有、共享、共赢的世界。每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每个民族国家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历史传统、现实状况所进行的制度探索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人类文明繁荣发展作出了自身的贡献,不应该被磨灭、被干涉、被压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既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也是开启人类文明新纪元的“世界话语”,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人民“命运相连,休戚与共”,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开创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人类新文明。

  如果我们把马克思的“两个必然”当作人类创造自己历史的伟大实践活动来理解,那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对“两个必然”的高度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是“两个必然”演进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和必然环节。我们既尊重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就和历史创造,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中的创造性和优越性,推动人类社会向善、向前、向更文明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理论与评论》2020年第4期)(作者系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