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青春大方向
2020年07月10日 05: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10日第1964期 作者:段俊霞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大学生初入高校就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担负着引导和培养青年大学生向“正”、守“正”的根本任务。在此次疫情背景下,基础课应着重讲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好中国精神,守精神之正。中国精神为疫情防控形势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提供了伟大的精神力量。学好抗疫中的中国精神应注重以下方面。

  中国精神的两类表现。一是已有中国精神在此次疫情中的弘扬,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等。二是结合此次抗疫所形成的独特的中国精神,主要包括:生命至上、尽收尽治的人民利益至上精神;武汉人民以身筑墙、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援鄂医护人员救死扶伤、舍小家为大家的逆行精神;大批志愿者忘我大爱、温暖他人的志愿精神;全体人民闻令而动、听党指挥的自律配合精神等。

  中国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一是要讲好中国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发挥的推动作用,主要包括:推动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发挥;推动了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发挥;推动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群众的显著优势的发挥;推动了人民在精神上团结在一起的优势发挥;推动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势发挥等。二是讲好中国精神对此次抗疫所需物质保障的激励作用。此次抗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应深刻理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等中国精神对物质基础的促进作用。

  挖掘抗疫精神的文化根源。抗疫精神是对历史上守望相助、爱国主义、“四个伟大精神”及当今已有时代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应对抗疫精神的文化根源进行深入挖掘,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学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价值观之正。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推动作用密不可分,学好抗疫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着眼以下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通过讲述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政策设计及具体举措,如我国公民感染疫情后平等地享受免费治疗权等,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人民性。另外,还通过我国尽收尽治、不抛弃、不放弃的政策与西方国家提出的“全体免疫”谎言对比,来揭露西方自由民主等价值观的虚假性,同时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心为民、解决人民问题时的真实性。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不同,通过西方国家投票决定是否封城与我国民主集中制下的武汉封城之策制定的对比,分析中西方的民主与自由的本质不同。三是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通过对古代中庸观、和合观、天人合一、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古代“三尺巷”“曾子杀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故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学好社会主义法治,守法治之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学好抗疫中的社会主义法治应着眼以下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防控,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为我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护人民基本权利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分析《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见》《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及各地区各部门审议通过的相关抗疫法规,说明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在我国立法中得以切实保障。通过分析各地对殴打伤害医务人员、扰乱医疗救治秩序行为的果断处置,对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造谣滋事、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扰乱社会秩序行为的依法严厉打击,说明我国在法治实施中对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切实保障。

  二是依法防控应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通过分析抗疫过程中部分执法人员私自封路、挖土堵路等行为,强调抗疫工作中要有法治底线思维,通过对一些瞒报信息、暴力抗法等违法公民的行为分析,强调每一个公民树立法治思维对打赢抗疫战的重要性。

      (作者系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