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三大中国优势
2020年07月10日 05: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10日第1964期 作者:张莉

  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面对此次突发疫情,我国及时有效推进疫情防控。但网络空间关于中国抗疫的一些不实信息影响着大学生辨析,对此,思政课教师更应冲锋在前,敢于亮剑。立足云端课堂,概论课应充分挖掘中国抗疫中的教育元素,坚持回应学生关注热点,解答学生困惑,积极引导学生去伪存真,充分认识抗疫背后的中国优势。

  “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至上”的治国理念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抗疫体现人民情怀。疫情防控就是为人民而战,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命至上”决定了抗疫过程的人民立场,彰显着党中央最真挚的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同时,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为民情怀也是“人民至上”治国理念的集中体现,教师应从建构高效严密的指挥体系、精准科学的防控措施等抗疫方案中讲好这一“硬核”立场。

  抗疫彰显人民力量。疫情防控要依靠人民而战,依靠人民而胜,因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生命力的来源。在疫情防控期间,从“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一线医务人员到集结一线的人民子弟兵再到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从“60后”到“00后”的紧急驰援与冲锋在前,人民的力量全方位构筑起抗疫的最牢防线,彰显 “人民至上”治国理念的强大优势。

  人民才是抗疫阅卷人。疫情答卷依靠人民来评阅。面对疫情考题,中国共产党人只是答卷人,人民才是阅卷人。这份答卷不仅考党员对初心与使命的坚守,也考其应对风险与危机处理的治理能力,考点全面、难度系数空前。而疫情大考是否能“硬核”通关,评判标准由人民制定、评价结果由人民给出、评价意见由人民反馈。

  “制度源头活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完善的制度是落实“人民至上”治国理念的重要保证,从疫情的积极防控到疫情态势的明显好转,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体而言,要讲好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这场疫情阻击战充分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学生从中央到地方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以及全国上下听党指挥,共克时艰取得的抗疫成效中领会这一制度优势。讲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一优势体现为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并保证重点。引导学生从重点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到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于应急物资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和配送中读懂这一制度优势。同时还要讲好中国抗疫模式的世界意义制度优势。教师可对比分析各国应对疫情的做法,引导学生从我国抗疫所秉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认识中国抗疫模式的借鉴意义。

  体现“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展示“中国精神”“中国形象”。要引导学生从抗击疫情医用物资装卸交付、疫苗研发与科技攻关到数日建成的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等事件中领会为生命而接力的硬核速度;引导学生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家国情中读懂“中国精神”;引导学生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上下同舟共济、无私奉献中感悟疫情防控的中国力量;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从中国为抗击疫情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提供的国际援助中领略国家形象。

  “纲维有序”:“中国之制”转为“中国之治”优势。“中国之制”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管根本、管大局的层面,其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于向“中国之治”转化。

  结合抗疫存在的问题讲好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疫情防控效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但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因此,实现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当务之急。对此,要讲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优势,以及优势背后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这是 “中国之制”向“中国之治”转化的重要条件。因为中国共产党敢于在刀刃向内中加强制度建设并提升治理效能。

  讲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内在转换优势。“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对此,教师可从抗疫中的制度遵循、精准施策中把握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机理;从补齐防疫短板中讲述强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从运用智慧技术防控疫情中阐释现代化治理模式发展的重要性。

  立足“中国之制”向“中国之治”转化,坚定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我们要引导学生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者、捍卫者和践行者,引导学生在坚定自信中减少抵抗焦虑,齐力打赢这场防疫战。
 (作者系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