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选择”的关键逻辑
2020年07月10日 05: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10日第1964期 作者:邵琪

  近代以来,面对“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中国人民在不懈探索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培育和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做出了“四个选择”,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的重点与目标。尤其是在此次战“疫”背景下,为了引导大学生在历史发展中更好地看清过往、当下和未来,进一步坚定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纲要课”应重点讲好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历史逻辑:“四个选择”改变了百年中国的抗疫历史。回顾过去,我们看到,鸦片战争以来,大型疫病不时肆虐中国。无论是晚清政府、北洋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囿于政局不稳、财政困宥等因素,防治疫病皆力不从心,成效甚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将卫生防疫工作放在政治高度,指出“积极防治各种主要疾病,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标志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必要条件”,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出发,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专门领导小组、健全各地传染病专业防治机构、加强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充分调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种种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执政领导水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疫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鼠疫、霍乱、天花、血吸虫病等民国时期多次袭击人类的烈性疫病最终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彻底改变了民国时期“大疫年年有”的局面。
  近代以来中国抗疫的历程表明,传染病防治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它还涉及经济、政治、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实力问题,尤其需要“有力政府之援助”。这些必备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具备: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灵活多样的宣教工作、源自实践调查的科学研究。在近代以来中国抗疫的历史视野中,“四个选择”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得以凸显。

  现实逻辑:“四个选择”指导着今日中国的抗疫实践。聚焦当前,我们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中央和地方、干部和群众以及东西南北中形成强大合力,这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统一、坚持系统辩证思维在当下抗疫中的具体运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威力。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疫情发生以来,源源不断的各种资源的投入、科技在防控一线各个环节的有效应用、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展开,这些应对危机的有力举措,是与改革开放40多年所积累的雄厚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基础分不开的。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其卓越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与社会号召力,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政治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从而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这充分说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疫情防控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战“疫”胜利充分证明了“四个选择”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价值逻辑:“四个选择”引领未来中国的美好生活。展望未来,在面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疫病时,我们必须由“四个选择”继续保驾护航。“四个选择”关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持独特的凝聚力、感召力、决策力、执行力、发展力,制定实施举国一致的路线方针政策,稳妥处理一个超大型国家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为解决中国问题和观察世界走向提供理论指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定海神针。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推进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集磅礴力量。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革除自身存在的各种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陈规陋习,革除束缚和禁锢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尽快赶上世界现代化潮流和时代发展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四个选择”的内在本质,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中国之治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新形势下,我们仍将面临多种传统或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的新威胁、新挑战和新风险,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站位与政治自觉引导当代大学生认知、认同“四个选择”,在历史洪流中坚定不移地践行新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作者系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