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 建设海南自贸港
2020年07月07日 08: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7日总第1961期 作者:赵晓乐

  近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公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人民至上”理念指导下进行的符合人民利益、满足人民需求的伟大实践。海南建设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以制度性开放为主要标志。海南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仍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充分体现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切实把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方向正确、健康发展。

  依靠人民凝聚自贸港建设智慧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始终不变的执政理念。人民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创造者,紧紧依靠人民,是不断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海南发展进步的每个环节中,无不凝聚着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只有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形成广泛共识,人民才会积极支持并踊跃投身改革。海南自贸港建设作为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篇章,面对的很多领域是改革的“无人区”“深水区”,需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积极主动作为,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这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经验智慧。

  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充分采纳人民的意见建议,充分凝聚并发挥人民的力量,扛起海南担当。要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各项学习实践活动,让自贸港建设深入人心,问需问计于民,建立起自贸港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正相关关系,激发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调动起人民扎根基层,建设自贸港的热情。二是深入挖掘海南各行各业自身的内在潜力,积极鼓励支持各级人大代表、行业代表、知名学者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建言献策,汇聚成自贸港建设的内在强劲动力,形成上下共商共建共创共享自贸港的良好局面。三是继续完善和深化配套“百万人才进海南”战略,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智库优势和中组部派驻海南任职挂职干部的组织优势,汇集岛外各方力量,共享新机遇,共建新海南。

  造福人民体现自贸港建设成果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是人民至上理念的体现,自贸港建设一定要有问题导向,坚持从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背后查找体制机制弊端,真正找到各阶层群体需求的“痛点”“堵点”和“难点”,细心观察询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一件一件落实,一点一点改变。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守住底线,回应关切,解决难题。

  社会发展总是要带给人民群众希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解民忧才能聚民心,才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衡量一切工作是否成功,是否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根本原则和标准。《总体方案》公布以来,本地老百姓网络热议最多的就是,允许本地居民岛内免税购买一部分进口的生活用品,这是给老百姓日常生活带来的最直接的实惠。其他政策红利如:无税不申报制度、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岛内办学等群众关切、关系民生的政策,使海南本地人率先感受到了改革红利,大大激发了主人翁意识,强化了海南人民的尊重和认同。下一步,海南自贸港建设要以最好的资源吸引最优质的投资者,让发展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

  植根人民推动自贸港建设跃升

  始终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人民长期衷心拥护党、跟党走的根本原因。海南自贸港建设遵循“人民至上”理念,体现在任何时候都牢牢植根于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丢,不好高骛远,不忘初心,不破坏生态环境,真正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做文章。

  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各项体制机制创新,从政策法律层面转变政府职能、维护市场秩序、规范产业发展、防范风险隐患,既“管得住”又“放得开”,确保各项体制机制改革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便利。一是要积极培育崇尚实干的环境,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推动改革。二是要把握分步骤分阶段实施的节奏,扎实稳妥,把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效益、绿色发展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高标准高质量走出一条新时代自贸港建设的新路子。三是要坚持不懈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源头防止“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坚决防止脱离群众,党员干部带领群众一起推动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只有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社会关系、收入福利、环境健康等方面得到满足,才会放心、安心、幸福地生活,人民群众就会自觉转化为推动社会改革发展的根本力量。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