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关于道路自信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2020年04月20日 02: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0日第1910期 作者:张静

  中国道路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进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探索形成的科学的正确的道路。道路自信是对中国道路的认同与选择,是对这条道路的坚定信心。李大钊不仅从学理上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研究,论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以及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怎样走等问题;而且倡导理论结合“实境”,将理论研究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彰显出坚定的道路自信。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道路自信的基础

  信仰指引道路,信念决定道路。走什么道路、应该怎样走,与信仰什么主义、坚定什么信念,息息相关。中国道路是一条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李大钊关于道路自信的探索,最根本的支撑点就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念。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他认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只可迎,不可拒”的新潮流,坚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呼吁国人效仿俄国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李大钊明确指出:“可以拿这社会主义有必然性的说,坚人对于社会主义的信仰,信他必然发生”,强调坚定信仰对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20世纪20年代初,张东荪、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挑起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论战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张东荪等人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发展资本主义,不必去讲社会主义。“因为讲社会主义反而阻挠实业的发展。所以提倡实业是正路,社会主义是空谈。”李大钊发表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及其实行方法的考察》《社会主义下之实业》《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等文章予以批驳,从世界形势与中国国情的角度,论证资本主义在中国不可行,强调指出“中国实业之振兴,必在社会主义之实行”。在各种思潮涌入下,李大钊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无论经受何种质疑与挑战,依然坚守信仰。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拯救中国的导星”,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俄为师”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

  以科学态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从学理上探索道路自信

  1917—1923年,为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李大钊撰写了大量理论文章,对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从学理上论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以及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怎样走等问题。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与中国国情的深入研究,他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社会,无论人愿要他不愿要他,他是运命的必然的出现,这是历史的命令”,明确指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的出路。

  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怎样走的问题,李大钊展开积极探索与系统研究。他认为,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联合资产阶级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然后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李大钊对中国道路的发展充满期待,提出革命胜利后实行的社会主义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他认为,“以俄为师”并不同等于俄国模式,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发展应该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倡导理论结合“实境”在探索实践中践行道路自信

  李大钊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他认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明确指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所以现代的社会主义,包含着许多把他的精神变作实际的形式使合于现在需要的企图”,主张将“主义”与“现实”结合起来,理论应用于实践,来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李大钊把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转化为实践探索。他积极参加革命实践,在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组织农民斗争、促成国共两党首次合作等实践活动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方向,进而强化了自己的道路自信。

  在开创中国道路的过程中,李大钊围绕走什么路,为什么要走这条路而不能走其他的路,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怎样走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特性”的初步思考,作了丰富的理论论述与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做到“坚定不移”,根本上就是要树立道路自信。重温李大钊关于道路自信的探索,学习他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并为之献身的牺牲精神、认识和研究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以及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艰辛探索,对于夯实中国道路自信的根基,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的中国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