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民性
2020年02月20日 04: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2月20日第1869期 作者:陈朋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价值层面来看,处于重要引领地位的是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民性。正由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所以要把握人民性,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者与生俱来的政治立场。1839年,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曾写道,“这些哲人和奥林帕斯山上的诸神的塑像一样极少人民性;他们的运动就是自我满足的平静,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同他们对待实体一样地客观”。自此,人民性这一根本立场成为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形形色色理论的显著区别。1844年,恩格斯在分析英国情况时也提出,“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但我们认为历史不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合著的《神圣家族》中进一步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922年,列宁在庆祝《真理报》创刊十周年时更进一步提出,“世界所以有这种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基本原因是有成亿成亿的人卷进这个发展的洪流了”。总之,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将人民性和人民立场作为始终坚守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因此,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不仅逐渐成为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价值取向和核心理念,而且日趋浸润到共产党人的行动逻辑之中,并演化成具体的行动举措。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945年,他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这是对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重视人民群众积极作用的经典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1956年,邓小平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告诫全党,“由于我们党现在已经是在全国执政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因此,目前在全党认真地宣传和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也就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改革开放之初,“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日渐成为全党上下的广泛共识。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事实证明,正是长期坚守人民性,才形成了“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把握人民性,首先,要站稳人民立场。站稳人民立场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革命战争取得胜利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推动改革发展同样如此。立足于新时代,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既是对历史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其次,要始终如一地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它揭示的是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现代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历史实践清晰启示人们,只有相信广大人民群众、坚决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才能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巨大的治理智慧,同时也抱持强烈的治理需求。因此,我们应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实践中表达的意愿、创造的经验、享有的权利和发挥的作用,进而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并凝聚起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再次,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贯穿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应从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方面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诉求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回应。只有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当诉求,才能真正做到治理为了人民、治理依靠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和实践将继续证明,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民性,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基所在,也是检验国家治理现代化成效的重要标尺。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