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之路
2019年12月31日 08: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31日第1848期 作者:本报记者 钟哲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学术评价》的25期版面伴随读者走到了年终岁尾。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又到了总结的时刻。回顾过去一年,本版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关注和梳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发展与改革;二是关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及理论前沿动态发展。其中,本年度的国际关系学科百年回顾、国家安全学的初创与展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反思、英国伯明翰学派等学术流派的兴衰镜鉴等主题亮点频频,获得学界广泛好评。

  不断推动学术评价机制创新

  学风建设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关键一环。我们党历来重视学风建设,党领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界已经形成了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基本学风准则。

  《严谨求实:新时代学风建设的价值航标》一文认为,在新时代,要弘扬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要着力厘清严谨求实优良学风的实质,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学术投机主义”等不良现象;要着力增强问题意识,使学术研究更接地气,更关注社会现实;要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机制。要着力营造崇尚精品、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风气。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破解“以帽取人”难题》文章指出,高等学校的人才质量观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高等学校的人才质量观及其评价机制,决定着人才个体发展水平与全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人才评价机制不适应教育高质量要求,也不符合学术创新规律。尤其是高等学校流行的“以帽取人”的人才评价、引进和奖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求真育人动力和学术创新活力。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文件,为高等学校人才评价工作指出了改革路径。高等学校应结合本校的发展定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破解长期存在的“以帽取人”难题。

  《新时代学术评价要有“三新意识”》一文认为,一个国家的学术评价标准对整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起到直接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也亟须在学术评价体系和标准上正本清源,破除积弊,守正创新,真正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之路。

  当前中国特色的推进“创新生态”科研诚信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党和国家关于中国科研诚信建设的顶层设计正在实施和加速推动,中国科研诚信政策出台的密集性前所未有,中国科研诚信制度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创新科研诚信建设模式》一文指出,“科研生态”确立了中国科研诚信建设必须致力于建立科学家的信任机制。它既要通过严厉的惩罚遏制极少数科学家以身试法,保证科学的纯洁,又要激发科学家的创造性、人文精神,尤其要避免让研究者在过分严格的制度压力下如履薄冰,处处担心违背科研诚信,从而损害了科学的自由和创造。

  《创新人才评价 助力智库建设》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智库热”逐渐回归理性后,各类智库以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为目标,愈发重视自身能力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如何完善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更好地“选才、育才、用才”,成为智库积聚智力高地、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紧紧贴合各类智库的使命担当,精准设置团队结构与培养目标,保障落实分类评价机制,才能形成梯队合理、专业突出、锐意进取的智库人才队伍。

  《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支持机制》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相对薄弱的现状决定了必须进一步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从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完善政策性指导制度和措施;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与促进机制;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

  为推进“三大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改革开放的40余年,既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全面发展的40余年,也是经济哲学研究不断推进的40余年。《经济哲学研究亟待突破发展瓶颈》在充分肯定经济哲学研究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也看到其在新时期的深度推进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进一步澄清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图式。第二,亟待加强哲学与经济学的结盟。第三,加强经济哲学研究队伍的整合,拓宽经济哲学研究的问题域。第四,亟待实现理论体系建设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良性互动。第五,以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为基础,拓展经济哲学研究的学术平台。第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国内经济哲学研究走向世界。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当代价值思考》一文指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领导人在革命建设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法学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深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详细阐释法学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法学理论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研究法律现实而形成的法学学科总称。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结合我国现实法治实践,以解决中国法治问题为目的,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我国开展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基础。

  《运用新材料重新书写晋商史》一文指出,在晋商研究中,对山西民间碑刻资料的发掘及应用,尤其是对一个区域的碑刻文献进行系统、深入的发现、整理及研究是相当薄弱的。《晋商史料集成》充分搜集新史料,促使我们从商人商业的角度探讨“民间契约文书”,揭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社会等不同类型的契约关系及契约本身的演变。对这套资料的整理及深入研究,必将以全新的视角更新晋商、明清商业金融史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提升其学术水准。

  《做好工业史研究 担负起历史使命》认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成立40年来,始终关注研究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积极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对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和学术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史等方方面面,需要多学科共同开展研究。中国工业史的研究要注意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当今世界工业化的前沿领域已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其对知识创造和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也正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文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不同维度》认为,在学术评价中,如果仅从学术活动的一般要求去看待文学学科,忽视了文学研究自身的特性,会造成很大的偏颇,进而对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产生误导,影响文学学科的健康发展。优秀的文学研究成果可以以论证的严谨、资料的翔实见长,也可以以思想的深刻、论题的现实针对性、艺术感觉的细腻取胜,不应该用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标准去衡量。《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一文发现,时下的网络文学作品堪称浩瀚,但其“野蛮生长”的现状对网络文学的理论批评提出了挑战。传统批评家的缺位以及评价体系的悬置,成为网络文学健康前行的一大短板。构建与网络文学相适应的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要切合网络文学实际,既需要遵循文学的艺术审美规律,又不能脱离网络的媒介特点。同时,也要吸取传统文学批评的有益观念,不要被传统所局限,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肯綮。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一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了艰辛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明确了基本任务、提出了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当更好地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研究好阐释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回答一系列重大问题。

  百年学科洞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际关系学科诞生至今,已走过100年的发展历程。当前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势头迅猛,世界范围内的学科建设呈现出从西方长期主导向多元平衡发展的趋势。这一特征与“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演变密切相关。在国际关系学科百年之际,洞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该领域学者使命所在。

  《在国际关系学科百年之际洞悉世界大变局》认为,当前,国际形势呈现如下新特征:一是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区域国际格局的特点渐趋多元化;二是西方阵营内部的混乱和裂痕扩大化;三是新兴中等强国群体性崛起态势迅猛。展望国际形势走向,需要立足于国际关系学科的科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这为研判未来国际形势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以来,中国外交实践创新正为区域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希腊赋能“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一文指出,2019年4月,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召开,会议的成果之一是希腊作为新成员国正式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由此,“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在推进7年之后,由“16+1合作”变为“17+1合作”,对现有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为学术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此后,国家安全学理论和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受到学界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快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一文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使人们看到了加强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构建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包括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公安学、军事学、情报学、外交学、管理学在内的一系列学科领域,都开始探讨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问题。《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关注新中国70年安全多边主义的规范贡献。文章认为,在安全多边主义实践进程中,中国一直是国际安全共有规范的倡导者、扩散者和贡献者。70年来,中国安全多边主义外交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传统安全观(1949—1997年)、新安全观(1997—2014年)和总体安全观(2014年至今)。在每一个阶段,中国都以特定的安全规范倡导和扩散为全球多边主义作出自己的贡献。

  《创新发展政治心理学中的外交信号理论》一文指出,传统上,“国际社会”“国家”与“人”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三大分析单元。多年来,政治心理学从“人”的维度出发,关注国际关系中重要人物的心理特质对外交决策的影响,成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全球城市:国际关系研究新视角》一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城市凭借其巨量的经济实力、世界政治的议题设置能力、社会治理能力、多元符号和意义制造能力,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全面展示了阿尔君·阿帕杜莱关于全球文化潮流的五个维度,即种族景观、媒介景观、技术景观、金融景观和意识形态景观,从而构成了复杂的、叠加的全球城市的精神气质。

  关注大数据发展与学术评价创新

  学术评价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关涉到国家的科研体制、部门的科研管理和个人的学术荣誉以及学术公平、公正、繁荣等重要问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可能为学术评价带来变革机遇,有助于实现评价数据的完整性、评价过程的智能性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学术研究共同体构建的基本趋势》认为,时代变迁给中国学术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双重境遇。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竞合共赢性时代等具有全新特征的时代来临,传统的独立为伍、学科界限壁垒森严的学术研究方式向开放渗透型、融通整合型的现代新型学术研究方式跃迁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建构智能化学术评价体系》一文指出,科研成果的大数据评价比传统评价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大数据将更加全面地反映科研成果的理论价值和社会影响。第二,大数据将更加客观地描述科研成果。在大数据时代,对科研成果相关数据的采集,将更多地借助人工智能的自动采集手段,排除了人的偏见和情绪等不利因素。第三,大数据将反映出科研成果价值的多样性。第四,大数据将从成果的海量数据中找出相关性,克服了过去的线性思维。

  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数据科学不仅能帮助数据分析者更好地还原关键数据本身,更能为准确预测未来的关键数据起到重要作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6年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传统的天气预测基于大气物理模型,这类模型通常会因气象扰动而造成预测准确性的下降,而基于“机器学习”的技术方法则有望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旦技术成熟,短期天气预测的准确率增加,农业领域防灾减灾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当人文主义遇到算法》一文对数据主义和算法提出了反思。文章指出,未来社会的数据量太大,人脑无法处理,只能交给计算机来处理。这样一来,人的价值就会跌落。而“算法”则将会把一切事情置于一个可以逻辑化的理性程序之中,从而可以用计算机来加以规范化处理。总之,具有生命特征的生物达成目标或目的的过程,经过现代微分式的分析找出其中带有普遍性步骤的感情、知觉活动过程,都可以还原为“算法”而加以理解。文章提出三个发人深省的关键问题: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进行数据处理吗?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