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以互联网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2019年03月21日 08: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21日第1657期 作者:王雪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大等特征,已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为此,高校应有效利用互联网,使其更好地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服务。

  举旗定向 坚守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宣传思想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将“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放在“九个坚持”的首位,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作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在举旗定向问题上不容半点松懈。我们应始终不渝坚持马克思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尤其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将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互联网等新媒体领域,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把控能力。高校应牢牢掌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利用互联网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和引领力,在高校思想舆论领域不断扩大红色地带、压缩黑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让互联网技术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

  互联网兴起之前,信息传播方式相对简单,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也较为封闭、单一。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作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思想道德的培育起主导作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信息传播中的时空限制,网络空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一些错误思潮趁虚而入,极易影响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年学生,也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深入把握互联网发展特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师生、凝聚共识,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高校应利用网络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使全体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同心同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同时,在当前内外部极端复杂的环境下,我们要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力建设,坚持真理、批驳谬误,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与引导网络舆论相结合,为广大青年学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上家园。

  化变量为增量培育时代新人

  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我们应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最大增量。

  一是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高校要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破除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藩篱,加强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发挥校园传统媒体优势,并与网络媒体有机融合,实现主流思想宣传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运用新技术,尤其是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创新“课堂”上网络、“教育”入网络的体制机制,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回应他们关心的各种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二是创新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我们应更新宣传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创新高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首先,加强内容建设,选取恰当的时间节点、社会热点、新闻焦点等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和人物,以灵活的议题设置把握时、度、效,以优质的思想文化内容吸引学生关注;其次,转变话语方式,用青年人喜欢的话语方式增强表达效果,采用音乐、影视、动画等新的形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增强主流思想的感染力。

  三是切实维护好网络安全。高校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和网络使用水平,强化网络法治思维,使他们自觉养成守法上网、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同时,增强学生抵御网络风险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分辨各种不良思潮、网络不良信息和违法活动,从而免受侵蚀和危害。此外,高校应加大投入,引进网络安全专门人才,建立网络综合管理体系,形成学校、社会、学生等多主体参与的管理机制,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形成网络治理新格局。

  在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当下,我们唯有科学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善于利用互联网开展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才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任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机制研究”(18JDSZ3032)、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研究”(18CSZJ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