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予:深刻把握习近平青年责任观的丰厚内涵
2018年04月17日 08: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4月17日第1432期 作者:刘洁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青年身上,寄托着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关于青年的重要讲话中,对青年的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切期望,形成了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青年责任观。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责任观的丰厚内涵,有助于更好地负起青年责任,推动青年成长,塑造一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青春中国。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支撑

  任何思想观念都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缺乏理论支撑的思想观念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延续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近平青年责任观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支撑,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的理论观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础之上,并根据当代中国实践进行了创造性发展。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历史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推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而青年群体在这一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马克思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恩格斯在《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提到,青年应该意识到他们肩负着同工人阶级肩并肩地进行革命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时代的发展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并阐明了青年责任观的核心要义。一是青年的自我实现,青年要努力成长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做到“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二是青年的社会参与,青年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应当实现与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因为“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马克思语)。习近平青年责任观从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出发,在个体和微观层面赋予当代青年时代责任,在群体和宏观层面展现了青年责任与社会、集体乃至于人类整体的紧密联系。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回答了新时代的青年肩负什么样的责任以及如何肩负责任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历史依托

  一种真正深刻的思想,其根子总是深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大国来说,情形尤其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责任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思想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它的生成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并创造性地融合了新的时代要求。

  中国古代历来推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以此作为每个时代的青年应具备的理想抱负和责任担当。“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本质上关乎青年修身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天下为公是青年应该共担的责任;另一方面,由个人推至家、国、天下,由身修推及家齐、国治、天下平,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过程。习近平青年责任观传承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向度,对当代青年责任的内涵作出了深刻阐释。第一,立身是青年责任担当的基础。真正的责任心,首先是对自己负责。人是行为的主体,是行为的发起者,是内在地运用自身主观能动性去把握和改变客体,进而在主客观关系的行动中实现自己的目的。第二,持家治国是青年责任担当的进阶。家国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主动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这是青年对“家国”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第三,平天下是青年责任担当的升华。平天下的内涵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观”。“天下”不仅是中国,更是世界。对于当代青年而言,世界责任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要通过青年的努力奋斗,“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

  一代青年要担负何种责任,不仅需要理论支撑和历史依托,更离不开强烈的现实诉求。恩格斯曾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急需正确价值观去引导青年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责任的高度概括,正是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方向和时代潮流而作出的。

  从对青年的现实要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并提出五个“一定要”的具体要求。第一,当代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缺乏,容易导致精神层面的“缺钙”,当代青年要将中国梦的实现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并努力付诸行动。第二,当代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第三,当代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青年是最具有生命力、创造力的群体,应有敢为人先的雄心壮志,走在创新创造的时代前列。第四,当代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样需要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第五,当代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广大青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友善对待弱势群体,多做扶贫救济、扶弱助残的善举,以实际行为促进社会文明。

  从培养青年责任的现实路径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共青团、教师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责任观。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积极引导青年”。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广大青年建功立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青年实现历史职责提供广阔的舞台。其次,共青团要走在青年前列,树立青年对党的责任心和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应当“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以带领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不断续写新的篇章。最后,教师要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做好培养青年责任观的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教师应该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引导当代青年热爱祖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帮助青年认清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使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成为实现伟大梦想的力量。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