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众议:在新时代的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
2017年11月21日 07: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21日第1335期 作者:陈众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统揽全局、气势恢宏,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号角,其所彰显的政治定力和文化自信振奋人心。纵观历史长河,中华民族最自信的时期,往往也是最强盛、最开放、最包容的时期。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生逢这个新时代,理应更加坚定地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宏大格局中,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心尽责。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稳步发展,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国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在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的前提下,我们不再迷信西方文化,不再妄自菲薄;更不会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我们在借鉴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看到了中华文化自身的丰富性和独特优势,我们的文化建设既自信自立,又博采众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同时也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所针对的则是损人不利己的冷战思维和足以令世界毁灭的各种霸权思想。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牢牢地扎根于故土乡情,这与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式有密切联系。长久以来,中华文化主要是农耕文化。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男耕女织”、“自力更生”等观念。稳定而又具有田园牧歌特色的“桃花源”式的小农经济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曾被大多数人视作理想的生活境界。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强烈地依恋故乡故土的民族。而依恋乡土、追求安定、不尚冒险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安稳、和平的性格。反观我们的文学创作,最感人心弦、动人心魄的就是那些思乡之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等等。从《诗经》开始,乡思乡愁连绵数千年而不绝,其精美程度无与伦比。当然,我们的传统不止于此,在经史子集和表现儒释道文化的典籍中,也都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既有“六经注我”,又有“我注六经”;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三言两语不能概括。在此,中文的承载和化合功能起到了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中华文化又是极具包容性的,它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因子,吸收和转化外来文化。比如,佛教的引入、佛经的翻译就是中华文化吸纳外来文化的一个证明。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学习“德先生”、“赛先生”以救国救民,他们中的优秀代表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我们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同时,我国文化界尚存有一些误区,如将传统文化简单等同于国学,故而曲解了文化自信的真实内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前所未有。这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提供了选择和发展的契机,如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利驱弊、进退中绳地处理文化领域里多样多变的关系,既是历史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考验,也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败得失。面对这样的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关于文化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们还要认识到,在国际思想文化领域,“中国威胁论”依然存在,西方一些主流媒体仍然对我们抱有文化偏见和不信任感。这不是简单的东西方文化冲突,而是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斗争。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西方敌对势力贬华、遏华和亡华的举动也不会终止。正因如此,我们务必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日益呈现多样性、丰富性。在内容方面,古今中外,杂然共存。微信微博,加之五花八门的新老媒体及各种表征,它们无疑是文化多样性的见证,体现了不同个体、群体(性别、年龄、阶层等)的精神诉求。但这样的多样性对谁最为有利呢?近三十年文学领域对“鲁郭茅巴老曹”边缘化的同时,以张爱玲、穆时英、周作人等取而代之;此外,虚无屈原、恶搞杜甫、否定经典,将鲁迅斥之为尖酸刻薄的假洋鬼子等,而废黜中文之说也沉渣泛起。还有,近年来充斥文艺市场的所谓去民族化的“世界主义”和那些调笑、戏说、恶搞、玄幻、鬼魅、穿越和庸俗、低俗、媚俗等现象,恰好与网络的虚拟文化相互唱和,极大地消解着优秀传统文化,包括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以及民族向心力和认同感等。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伊格尔顿认为,当代文学的现状是,文化人对道德问题羞羞答答、对邪恶问题沉默寡言、对真理和客观性认识肤浅,从而也便丢失了公信度和话语权。

  随着跨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我们也要警惕资本对世界的一元化统治。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乡情乡愁、家国道义等观念正在淡出一些人的视野,而怪兽和僵尸、哈利波特和变形金刚等西方大众文化正在成为全球儿童的“共同记忆”,使年轻一代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产生全球趋同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民族意识受到削弱。文学语言变得简单化(却美其名曰“生活化”)、卡通化(却美其名曰“图文化”)、杂交化(却美其名曰“国际化”)、低俗化(却美其名曰“大众化”)等,其工具化、娱乐化等去审美化、去传统化趋势在网络文化的裹挟下愈演愈烈。但我们不会忘记母语的重要性,如同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所说:“只要法语不灭,法兰西将永远存在。”各国母语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永远是滋养本国文化生长的沃土。

  辩证地看,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多样性也可以对核心文化产生培育、辅佐的作用。譬如美国文化,它所标榜的多样性其实是为输出美国价值观服务的。如好莱坞电影在体现国家意志、塑造和传播美国核心价值观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关涉美国由来已久的战略思维与现实利益。20世纪4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明确指出,若论什么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最佳武器,电影首当其冲。好莱坞电影以通俗的话语形成了对美国政治和战略的有效展示,代表了美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文化影响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树立文化领域中的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拥有更多更好的文化资源。如“仁”、“义”、“礼”、“智”、“信”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儒家的重要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乡情和由此衍生的光宗耀祖和家国道义无疑是我们祖先一直倡导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中一切有益的内容均应成为我们文化建设的资源,用以锻造我们的文化。我们提倡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有国际主义精神。这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由家至国的逻辑和天下观一脉相承,理应成为文化建设的合理基因。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观念更符合民族心性和体现民族文化精髓,充满了家国情怀,是个人意志与集体主义的辩证统一。这也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同心圆”思想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相互贯通,体现出和而不同的个人、家国、世界共同追求美好愿景的梦想。今天,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