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经验重塑学术自信
2016年12月29日 07: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29日第1120期 作者:王兆璟

  【核心提示】在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通过研究“中国经验”进入“中国问题”从而确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自信”,应该而且必然构成中华文明复兴的一个关键内容。这也是我们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使命。

  “中国经验”作为一个文化具象出现是近年来才发生的事。从初始意义上看,它是对中国社会近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革的总体概括,因而带有一种本土化的语境色彩,并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内而外”的视角。但话语的形成并不具有完全的自足性,对于一个社会性话语来说,话语力量的形成又需要一个自我锻造与边界认同的过程。就此而言,“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富有创新性与视觉冲击性的词汇,就不仅仅是中国学者的独白,一方面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反思自身学术研究并构建新的学术生命的有效理念和关键词,另一方面,也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了解、探究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锁钥。对于这一话语,李培林研究员有这样的解读,“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所谓“经验”,不是仅仅指“成就”,它也包括“教训”,包括走过的发展路程的一切特殊经历;二是“中国经验”不是无所不包、没有选择的发展经历,它特别是指一些具有独特性的新规则;三是“中国经验”是开放的、包容的、没有定型并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经验,它尊重其他的经验选择,不是作为西方经验的对立面而存在,它也不强调自己的普适性。可以看出,“中国经验”对于中国学者而言就是一个具身性词汇,依托“中国经验”进而转至“中国问题”研究,是中国学者确立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路径,由此也可以探求并树立学术自信,这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要求,也是一种希冀。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他还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些为我们探讨“中国经验”与中国问题的内在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也明确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获得学术自信的基本路径。

  如若分析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图景,从学术发生学的视角来看,在近代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西方社会的充分发展,西方话语居于支配性的地位,延展到学术领域也是如此。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自然不例外,普遍存在着用西方概念、理论和方法来“消解”中国问题的研究范式。换句话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一个阶段所形成并呈现出的“知识图景”,是普遍认同西方社会科学基本命题的结果,如果有所发展,也大多表现在话语的精致化或拓宽西方话语的适用范围。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及其话语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冲击在一些学科仍然存在。

  当然,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对于我们分析、研究并理解中国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需要意识到的是,内含有地域性质、文化性质与意识形态性质的研究领域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其有效性或话语自信应取决于内在的诸种性质的客体表达与价值引领,其达成则以关怀中国问题为根本;应该充分并清醒地意识到,中国问题研究的主体是中国学者,研究的对象是中国问题,只有研究主体从中国现实切入到研究问题,只有从真正的中国问题而不是嫁接或移植的问题入手,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研究效果。以西方研究范式“研究”中国问题也反映出另外一种值得我们警惕的研究状况:“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可见,如何在构建、发展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反思。

  当前,中国正处于充满活力的伟大历史时期,尽管我们的学术研究需要借鉴他山之石,但建立在别国理论基础上的所谓中国问题研究自然无法结出现实的果实。这种没有深植于中国大地上的所谓“中国研究”既无助于树立学术自信,打造“学术中的中国”,也无助于推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健康稳步地发展,因而是与我们指称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相违背的,更不能满足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时代重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同时,他也为此开出了良方,“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期望,我们认为,只有循着中国问题的逻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经验”才能得到合理而有效的认识,并不断激发研究灵感和创新,同时提供本土研究的新视角,由此而来的研究及其成果才能更加贴近中国社会现实,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综合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中国经验”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进入到中国学者的视野。然而,对于这一时代命题,学者们的探讨仍处于一种自我具足的研究范式中,“脆弱的、很少的经验资料,和没有让本身逻辑呈现出来的经验研究,很容易被强大的来自西方的社会科学预设所吞噬,这正是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界的通病,这种经验研究,看似经验研究,却只是伪经验研究”。而这也构成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需要认识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经验”研究正是激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灵感源泉与重要力量,也是祛除西方话语的历史阴影并建构起当代中国的话语形态,进而确立学术自信和自觉的重要路径。换句话说,“中国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进入“中国问题”场景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之路,而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研究才显现出应有的具足性。

  在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通过研究“中国经验”进入“中国问题”从而确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自信”,应该而且必然构成中华文明复兴的一个关键内容。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而这也是我们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使命。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