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五周年特刊:评论
2014年06月30日 08: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30日第614期 作者:

  意境不凡 成就辉煌

  李殿仁

  今年是《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五周年,作为热心的忠实读者,我表示热烈祝贺。要讲一个人五岁还是少年,要说一件事时间也不长,但是评论《中国社会科学报》却觉得意境不凡,成就辉煌。这是因为她办得很有特色,评论版犹甚,还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每期必读,有的还要剪贴、摘记,真的结下了深厚感情。看了这家报纸总觉得格外提神,原因有四:

  一是方向正确。始终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发展大局,始终瞄准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始终坚持把握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中可以领悟到中央精神、群众情感、时代气息、中华气魄;还能学到不少知识,大势应该怎么看,行动应该怎么干,像一盏明灯。

  二是文风朴实。发表的文章,语言朴素,可读性强,能把大道理讲具体,小道理讲实在,老道理讲新颖,新道理讲明白。有理有据说服人、启发人。

  三是战略性强。观点鲜明,直面问题,理直气壮地阐释自己的见解。这是我们党办报的老传统,许多报刊丢掉了,《中国社会科学报》还传承着并有新的发展,令人钦佩。

  四是富有创新。除了大块文章还有一句话点评;有的是作者撰文,有的是记者访谈,还配有图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很多文章被读者相互介绍,甚至剪贴下来作为写文章作报告的引用资料,存档待查。能把文章写得像文物一样达到收藏价值,的确不简单。

  我祝愿《中国社会科学报》,借纪念创刊五周年,能在新的起点上发扬成绩,越办越好。

  (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将、教授)

  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的大旗

  李捷

  今年是全国第一份综合性学术理论大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五周年。作为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和作者,我首先要向报纸创刊五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

  这份报纸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世界报业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创办的,但报社的同志们克服重重困难,用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在报业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肯定,成为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这份报纸成功的奥妙,在于用学术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之参与到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进程中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见证者、宣传者和欢呼者,成为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推动者、引领者和鼓舞者。

  评论版在这份报纸的版面中独具特色,在中国报纸的评论中独树一帜,是一个有灵魂、有胆魄、有风格的版面。它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的大旗,提倡说理充分的批评和反批评,不盖帽子,不打棒子,办党和人民需要的评论;它在重大的社会思潮面前和重要的政治关口,从不畏首畏尾,敢在关键时刻发声亮剑;它开创了“历史真相”、“学术思潮系列述评”、“学科反思”、“一句话点评”等众多栏目,用平实而不失活泼、幽默而不乏严肃的语言,在给读者愉悦审美体验的同时还能带来深刻的省思和感悟。

  最后,再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五周年!祝愿《中国社会科学报》评论版越办越好!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社长)

  关注现实热点问题敢于直面社会思潮

  梁柱

  《中国社会科学报》评论版创办五年来,发表了许多脍炙人口、短小精悍的好文章,形成了关注现实热点问题、敢于直面社会思潮、能够拿起批评武器的鲜明特色,这在众多媒体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因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也是我十分喜爱和必读的一个版面。

  媒体是社会的良知,负有引导社会积极向上的光荣使命,负有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社会责任。遗憾的是,这些年来一些媒体并没有这样做,甚至成为藏污纳垢、醉心于传播负能量的场所,误导公众,毒害青年,违背了起码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没有批评的武器。如果黄钟毁弃,必然瓦釜雷鸣。

  评论版面敢于发声,敢于亮剑,又充分说理,有评有论,有助于读者提高认识,明辨是非,给社会送来一股股清风,这是我们应该弘扬的社会正气,应该坚守的正确的学风和文风。现在,评论版积累了经验,有理由相信今后会越办越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

  敢言当世事 不负案头书

  黄宏

  对一个媒体来说,评论就是立场,就是旗帜,当然就是灵魂,正因为此,我们看到当年毛泽东为新华社直接写下那么多评论,而周恩来在皖南事变后为《新华日报》题写的“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短短十六个字,昭示了我们党的立场,一时洛阳纸贵传遍全国。

  《中国社会科学报》的评论版是我爱看的栏目,一些重要的评论,我都精心地保存下来。作为面向全国社科工作者的报纸,它主要对社科领域里的问题发声。我们看到,它对社科领域的重大是非,毫不含糊,决非钝刀子割肉,种种用西方话语乔装的伪科学、种种假还原历史真相的学术名义打扮,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光荣奋斗历史的虚无主义,以及哗众取宠的雷人雷语和虚夸不实的不正学风,均得到了及时有力、有学术支撑的批驳和澄清。

  最近刊登的一篇《抗美援朝的意义不容低估》,属于“历史真相系列述评之二十八”,看了就特别解渴,好似炎炎夏日喝了一杯冰镇啤酒。十四年前我就写过一篇《论抗美援朝战争及其历史价值》的文章,发表于《中共党史研究》,但这洋洋万言的大文章究竟有多少人关注呢,而这篇文章言简意赅,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所列四条雄辩地说明抗美援朝“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历史真相”这个栏目的开办,对于廓清虚无主义的种种迷雾,正本清源很有必要。古人云:“敢言当世事,不负案头书”,我衷心希望评论版,不负重托,敢讲真话,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原所长、少将)

  用语言和思想为时代把脉

  韩震

  《中国社会科学报》自创立始,就以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话世界多样文明、发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目标,致力于推动理论创新、学术繁荣,快节奏、全方位展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沿、趋势和最新成就,已经成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爱好者共同的学术阵地和窗口。以“挞伐谬误、揭示真理”为主旨的评论版,更是其中的翘楚,深受学界欢迎。

  评论版的特点之一是视野开阔:论题不仅有现实问题,而且也有历史话题;不仅争鸣国家大事,而且讨论寰宇现象;不仅有论者的新思考,也有学科的进展与反思;在这方面,“历史真相系列述评”、“学术思潮系列述评”、“学科反思”、“学者新语”、“争鸣与批评”等板块表现抢眼。

  评论版的特点之二是反应快捷:这不仅表现在对问题的反应速度,而且在话语表达上语言明快;对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评论版往往会给大家惊喜的文字;“时事评论”、“改革絮语”、“读者评议”等板块,反应速度尤其具有时效性。

  评论版的特点之三是富有战斗性:对时弊,许多评论文章就像刺出的匕首一针见血;对学界的不端,能够给出有理有据的分析。现设“争鸣与批评”、“学风与道德建设”、“理论与方法”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评论版的特点之四是富有启发性:作者大都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从学术的视角,就国内外重大时事与学术问题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给人以启迪,拓展人们的思路。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主任)

  在激浊扬清中彰显学术评论的力量

  朱继东

  《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五年来,用一篇篇精彩的文章赢得了专家学者们的好评乃至社会各界的赞誉,成为中国学术界、理论界、思想界的一面旗帜,而评论版则可以说是这面旗帜上一颗耀眼的红星。尤其是近年来,评论版在关注学术问题的同时,积极回应人们关切的许多重大思想、理论问题,通过批判多种谬论来凸显真理,透过重重迷雾还原本真,在批评错误思潮的同时建言献策,在激浊扬清中彰显学术评论的力量。

  办好理论报刊的评论版,要求文章既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功底,又要求有较强的可读性,还要有很好的思想引领作用,《中国社会科学报》评论版通过几年的努力就做到了这一点,其中“历史真相系列述评”就是一个典型。如孙经先《“饿死三千万”不是事实》通过史论结合批驳了多年来国内外广泛流传的所谓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三千万”的重大谣言,还原了历史真相;而“学术思潮系列述评”则是另一个很有影响的专栏,其中李捷的《毛泽东对中华民族至少有五大贡献》针对非议毛泽东同志的言论甚嚣尘上等问题,通过综括毛主席五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论述了他是一个不朽的民族英雄。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报纸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评论是报纸旗帜,做好评论文章是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坚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评论文章在直面现实问题、解答现实难题中批驳错误、弘扬正气、指引方向,相信也祝福《中国社会科学报》一定会做得更好!

  (作者系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新华网终审发稿人)

  在舆论与学术生态中发挥更大优势

  吴焰

  一直关注着贵版。这既是因为,身为同行,我们从事着相近的评论工作、面临着相同的时代挑战;也因为,在《人民日报》创版仅一年半的评论版上,转发过不少原发于贵报的稿子,我们在学习欣赏兄弟媒体的佳作好文时,也积极提供交流传播的党报平台,期待以共同的努力,用观点推动时代进步。

  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转型时代,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让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舆论格局在变化,传播方式在调整,学术思潮在碰撞,表达的黄金时代也成为观点的交锋时期。作为主流媒体的评论,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的重任。

  如何立主导?怎样谋共识?我们有切身的感受,不能靠高高在上的“要字牌言论”来压制多元,不能靠迎合情绪敢放“狠话”来赢得点击率,也不能靠剑走偏锋、以支流取代主流来展示所谓“深度”。评论,是一场艰难的说服,也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既要坚守主流价值观、坚定正确导向,更应倡导理性思考、提供专业见解、讲求发声艺术,如此,才能在复杂多变的转型社会中保持定力、坚定信念,在浮躁迷乱的众声喧哗中挞伐谬误、弘扬真理,在唇枪舌战的交流交锋中以理服人、解疑释惑,进而抵达引导舆论、求取共识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托强大学术资源、拥有广大学者队伍、深受广大学人喜爱的《中国社会科学报》评论版,在未来的舆论生态和学术生态中,不仅责任重大,更显现了独特的评论优势。

  祝《中国社会科学报》评论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作者系《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

  希望继续保持轻骑兵和尖刀排的本色

  杨亦鸣

  在当代中国,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大概没有不知道《中国社会科学报》的,说中国社会科学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但说从《中国社会科学报》可以了解中国社会科学则没有丝毫夸张。《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五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堪称奇迹。

  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众多的版面和栏目中,评论版别有特色,像是《中国社会科学报》的轻骑兵,又像是尖刀排。像轻骑兵,是说评论版身手敏捷,举凡中国社会科学各个领域,评论版都有涉及,且不拘形式,既有各类系列述评等“宏大叙事”,也有时事评论、快人快语等“一家之言”;像尖刀排,是说评论版大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气概,所用篇幅虽然不大,不是大兵团作战,往往只是一两千字甚至几百字,却能像尖刀排一样杀入敌军心脏,文风简朴,切中要害,确实有“挞伐谬误,揭示真理”之效。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评论版视野能否更加开阔些,天地大矣,前途辽矣,若干年后,中国社会科学某些领域的突破和理论界的创新,能否在评论版上留下雪泥鸿爪,能否让人在回看当年评论版时令人惊喜地发现上面的文章不是简单的线性思维,其背后符合生活与历史逻辑的思维范式更令人惊叹!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保持目前这样既有名震海内的大家也有才华横溢的新秀的优秀作者队伍外,是否能给那些虽不成熟但目光犀利的初出茅庐者一试身手的空间?允许不四平八稳却不允许没有锋芒,这是“评论”的本质,希望评论版继续保持中国社会科学轻骑兵和尖刀排的本色。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新说共赏 疑义相析值得点赞

  李浩

  时下报纸期刊很繁荣,数量也很多,多到以一人之精力,从早到晚焚膏继晷,手不停卷,恐怕也读不完。但有许多报纸,真不值得花费时间看。因为有了网络,在屏幕上扫视一遍,也算阅读了。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为数不多的几份我必须每期都要认真阅读纸质版的报纸。我很守旧,闻着并不香的油墨味,听着窸窸窣窣的翻页声,手触摸着印刷纸,似乎才是真实的阅读。有时在单位看不完,要带到家里看,在家里看不完,出差时要在路上翻阅。每期按学科设栏目,阅读者如将军般能不断地检阅走过来的学科方阵,又像进入茂密树林采蘑菇者一样,新学科新知识如野花艳目,让阅读者不停地左顾右盼,流连忘返。

  评论版的信息量很大,而且文章短小精悍,观点鲜明,能就许多新问题真问题,畅所欲言。有些文章不仅能看到作者的观点立场,还能欣赏到作者激扬的文采,甚至能看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脾气性情:有的狷急,有的散漫,有的天真烂漫,有的掩抑收敛。百篇文章,百种风貌。编者在保留观点的同时,也尽量保存了作者行文的一些个性特点。值得点赞。

  (作者系西北大学副校长)

  为知识体系创造性转化贡献力量

  苏长和

  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五周年,这五年来,报纸评论版文章立场鲜明,发表的评论文章涉及学科体系思考、学术评价体系建设、学术研究方法、学风文风建设等,同时还及时针对市面上流行的一些似是而非的学术观点进行必要的澄清和纠正,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发挥了综合性社科报纸在学术思潮和舆论上的正面引导作用。

  当代中国学者生逢国际知识格局东移和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中国转向几百年不遇之契机,中国学术处于从学术受动到学术能动的发展转折期,这是一个中国学术精神意气风发和中国社会科学生机勃发的时代。这一学术自觉潮流必会成就当代中国人对古今中外知识的创造性转化,形成系统地解释自己以及与世界关系的全新知识体系,从而为人类文明的新陈代谢贡献中华智慧。

  祝愿《中国社会科学报》能在这一伟大的知识体系创造性转化进程中与学者密切合作,发挥应有之推波助澜作用。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外交学系教授)

  全报的灵魂和点睛之版

  曹天忠

  五年来,本人几乎每期必读贵报,收获良多。其中,印象最深之一者为评论版,喜读,甚至剪报,堪称全报的灵魂和点睛之版。可用“正”、“跨”、“快”三字概括。

  “正”。学术研究本应坚持价值中立和应有规范,但在重大理论原则、领土主权、关键历史问题等方面,既有打着学术旗号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也有业余爱好者非专业的提问,甚至恶搞者。这时需要学界及时发出声音,有针对性地从学理的层面,进行有理有据的商榷、批评、反驳和引导。该版在历史真相系列、学术思潮系列述评等重要、热点问题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学术导向的正能量效果。

  “跨”。跨学科研究实施起来并非易事,与其说制约于制度,不若谓囿于学者过专的知识和资讯。与已有偏重文史哲其他报纸不同,贵报在跨人文学科的同时,更加措意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大文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互涉与交叉。这一理念同样贯穿和体现在评论版之中。它涉及多学科和领域,篇幅简短,观点犀利,文字清新,将读者牵引到各有关学科前沿。

  “快”。在信息爆炸时代,学术竞争除新方法、新资料外,很重要的就是掌握新动态,这是避免与他人重复的基本学术规范。评论版观点新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快速。其较之传统学术期刊、杂志,快捷、活泼;相对于一般报纸,深刻、专业;不同于多数网站,严肃、准确。其中,对时事的一句话点评,言简意赅,学人本色,建议多做。

  (作者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用真话澄清笑话

  童力

  鲁迅先生讲过这样一段话:凡对于以真话为笑话的,以笑话为真话的,以笑话为笑话的,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不说话。

  这大概就是“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的意思了!

  老话说:夏虫不可语冰。对夏天的蚊虫,只须拍死,当然无须谈论冬天的冰雪。

  对假糊涂、真混蛋的辩手如此,对大众却不可。因为,大众需要的是澄清,而非沉默,无论是轻蔑的沉默,抑或清高的沉默。

  因此,评论的天职,就是把笑话指为笑话,把真话指为真话!

  学术界也有笑话吗?岂止有!我只能说,《儒林外史》的传人可不老少呢!

  《中国社会科学报》的评论版,就一直在做“澄清”的工作。

  它让失德者露出真容,让混沌的得到澄明,让倾斜的得到校正!“亮剑”是它的本分。它不能不说话,它必须要把话讲透,用真话澄清笑话!

  我祝愿评论版永远讲真话,讲真理!只有真话、真理,才能把严肃归于严肃,把滑稽归于滑稽!

  (作者系北京市读者)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