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源语 融通中外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本为例
2022年10月27日 05: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27日第2517期 作者:徐亚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本已出版了四卷。这部文献深刻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念、执政方针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英译本的出版可帮助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及其内外政策,因此,精准翻译文献意义重大。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献收录了习近平主席在各个场合全方位阐述我外交政策、外交理念、外交思想的讲话。从事外交翻译工作的人都深知翻译重要文献必须精雕细琢,必须确保精准、易懂,确保译文最大程度、最高水平地忠实于原文。如何忠实于原文?很多人认为最保险、最安全的做法是尽可能字对字、一字不落地翻译。殊不知,由于各国的文化传统、社会体制、思维方式、历史演变、经济发展、风俗习惯均不相同,特别是表达哲理、政治、情感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会有不同的意思,即使相同的事物、相同的语汇,在不同的文化中也可能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这就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很多词完美地对应上了,却不见得能让人知道你想说什么,甚至引起误解。比如,在我们的时政话语中经常出现“科学”一词,英文的对应词就是science。但当我们讲“科学发展观”时,当我们问“决策是否科学”“做法是否科学”时,“科学”就不是science或scientific了,几乎成了正确、精准、理性、系统、合理的代名词。而英语受众大多只用这个词的本身含义,他们听到science时,很可能以为是自然科学。显然,这种机械直译或字对字翻译,不仅不一定精准,还可能造成误解,不能融通中外。

  吃透原语的实质含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判断国际形势走向和我国所处历史方位,提出了一系列引领人类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回答了中国应当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交、怎样办好新时代外交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既然是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就没有现成的外语表达,即使有类似的,也不能照搬。这意味着,我们在着手翻译前必须先学习,先透彻理解原语的核心意思。下面就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例。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14节专题论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一篇讲话专门阐述了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怎么理解?怎么翻译?“大国外交”是关键词,但一见到“大国外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15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国外交》一书。原书为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大师诺曼·里奇(Norman Rich)所著,原名为Great Power Diplomacy。能否借用?首先,中文的“大国”,英文的对应词有多个,如great power,big country, major country等,但它们是有区别的,会带来不同的联想和感觉。“great power”给人的感觉是强势国家,要指挥他国的国家,与中国“不称霸”的外交政策不符。Big country,往往指面积大、人口多、经济体量大等物理指标大的“大国”,而major country,更侧重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多指影响力等软实力强的主要国家。诺曼·里奇所讲的“大国”,即19、20世纪英、法、俄、奥匈帝国、德国等世界主要大国,用“great power”来定义它们符合当时情况,符合诺曼·里奇对它们的定位。那么,我们应该用哪个英文词来翻译习近平主席讲的“大国”呢?

  首先必须弄明白这里的“大国”指谁。阅读习近平主席的那次讲话,就明白了,就是指中国。译为major country比较合适。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大国外交”与诺曼·里奇所说的“大国外交”不是一回事。诺曼·里奇讲述的是19、20世纪一些主要大国之间的博弈左右世界政治的格局。而习近平主席从国际形势的大局、中国发展的阶段、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大变化,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重点阐述了中国对外工作的理念,提出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提出了周边外交理念、对非工作方针,等等。

  所以,习近平主席阐述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怎么开展外交工作、推动人类发展。恰好,就在我们翻译这部文献的当年,2017年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六集《大国外交》专题片,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第三集明确提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做有益于人类的事业。由此,我们更加明确,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大国外交”指作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制定外交政策、推进外交工作,推动人类发展。在理解这一理念的实质内涵后,感觉先前按照字面译为major-country diplomacy,意思不清晰,容易被理解为“大国之间的外交博弈diplomacy among major countries”。于是,把这一节的题目改译为:China’s Diplomacy as a Major Country,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把文章中的“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译为China must develop a distinctive diplomatic approach befitting its role as a major country。

  西方有人把它理解为“China will conduct its international affairs in ways that alig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rather than adopt models and principles from the West.中国将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来处理国际事务,而不是复制西方的模式和原则。”确实,中国的外交工作必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必须坚持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西方人的解读印证了我们的翻译传递了原语的核心意思和基本信息。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忠实于原意,首先必须正确透彻理解原语的意思,必须多方查证,才能做到精准翻译,才能真正融通中外,才能让英语受众明白领导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掌握政策 提高敏感度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翻译习近平外交思想,除了要深刻领会核心内涵,还必须了解受众的思维方式,了解西方媒体将会怎么炒作。唯有此,才能提高敏感度,准确把握译语,达到融通中外的目的。我们以“一带一路”为例。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收入了提出倡议的三篇讲话,其他三卷每卷都有专门章节论述倡议。第一卷收入的三篇讲话分别是,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6月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把它们统称为“一带一路”。致辞中多次提及“一带一路”,都按照中文译为the“One Belt and One Road”。如把“‘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译为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represent paths towards mutual benefit which will bring about closer economic integration among the countries involved. 把“中、阿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译为China and the Arabic states are natural partners in a joint effort to develop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但是,2014年达沃斯论坛期间,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很好,但目前的英文翻译,含义不清楚。此后业内进行了讨论,有业内人士提出了各种译法,如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B&R Program, B&R Plan, B&R Project、New Silk Road Strategy,等等,试图通过翻译“一带一路”时,加一个定性的词来帮助受众理解。显然,把“一带一路”译为计划、项目、方案,不够宏伟,格局小了。根据“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它也不是战略,是在中国提出之后由各参与国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工程。再者,把它译为“战略”容易引起误读。根据《柯林斯大词典》,A strategy is a general plan or set of plans intended to achieve something, especially over a long period. 战略是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某些目标而制定的总计划或一套计划。鉴于西方有些人经常以他们的思维方式,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解读中国,使用“战略”这样的措辞,容易引起猜测和遐想,借此说中国有企图。事实上,美国就有人说,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意在与美国寻求陆上及海上战略空间的权力分享甚至势力划分。中国有关官员就明确表示,“一带一路”是合作倡议,中国没有特别的地缘战略意图,无意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不干涉别国内政。

  可见,用什么词来定性是敏感的,绝不能想当然。至于译为“新丝路战略”,译语确实简洁,但不宜使用。抛开“战略”不说,这是2011年7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提出的战略。美国的设想是,利用阿富汗优越的地理位置,通过推动中亚、南亚经济一体化和跨地区贸易,确认美国在欧亚的经济存在,建立一个由亲美的、实行市场经济和世俗政治体制的国家组成的新地缘政治版块,实现美国广泛的战略目标。美国的“新丝路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有着本质区别。所以,后来翻译第二、三、四卷时,提及“一带一路”大多译为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或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在上下文意思清楚时,偶尔译为Belt and Road。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外交翻译是国际政治的一部分,外交话语外译所需要的技巧远远超过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要体现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意识。

  熟悉中华传统理念和价值  提高文学素养和哲理修养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许多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的外交理念、主张或倡议,根植于中国价值、中国理念、中国哲理、中国智慧。他创造性转化并创新性地发展了传统理念和价值,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实现了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扬弃和超越,拓展了中国外交理论的内涵和外延。要准确翻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文献中有关外交的理念、哲理和价值,就必须对中国的传统理念、哲理、价值有了解、理解和修养。这是对我们翻译的一个挑战。比如,习近平主席在不同的外交场合或就对外工作指示时,反复强调了“和而不同”“正确的义利观”“道”等传统理念和价值,怎么翻译这些经过创造性转化并创新性发展了的理念呢?

  关于“和而不同”。习近平外交思想突出中国的“和”文化以及和谐相处的国际观。为了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建立民主正义的国际秩序,实现人类永久和平愿景,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国际场合弘扬“和而不同”的理念,并赋予崭新的时代意蕴。要精准翻译这一理念,首先必须了解其本来意思,然后再根据语境进行语言转换。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而不同”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价值观。但同一个理念,在不同的语境向不同的对象引用或阐述时,有不同的侧重点,翻译时需要根据语境适当处理,尽可能准确体现讲话者的本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翻译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演讲及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讲话时,提及的“和而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译法。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大演讲时说:“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译为:We should increase inter-civilization exchanges to promote harmony, inclusiveness, and respect for differences。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说:“要倡导和而不同,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译为:We should allow individual countries to seek their own solutions that best suit their respective national conditions in the spirit of seeking harmony without uniformity.

  在翻译联大演讲时,把“和而不同、兼收并蓄”译为:和谐共存、平等包容、尊重不同;在翻译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演讲时,则把“和而不同”译为:本着求和谐而不强求一致的精神。核心意思不变,但具体表述略有不同,为什么?因为在联大的演讲,阐述中国理念,表明中国对文明交流的看法,用和谐共存、平等包容、尊重分歧来表达,比较到位。而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讲的这句话,更多是说给那些总想让别的国家跟着它们指挥棒走的国家听的,是奉劝这些国家要本着“和而不同”的精神,让其他国家制定适合自己国情的对策。所以译为“以求和谐而不强求一致”的精神,允许其他国家寻找合适的对策。

  关于“正确的义利观”。它既是我们民族传统的理念,又有新的拓展和延伸。2013年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出访非洲时提出了“正确的义利观”,在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非友好合作、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等不同理念、主张时反复强调“正确的义利观”。它是构成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准确理解、精准翻译,至关重要。在这一理念中,关键词是“义”和“利”。

  查《现代汉语词典》,“义”是多义词,它可表示“正义”“情谊”“善良”“恩义”“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等。因此,一看到“义”,很多时候会译为:uphold justice, value friendship, uphold principles维护正义、主持公道、珍视友谊、秉持原则。而一看到“利”则往往会想到interests、benefits利益、好处等。关键是这一理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是否表达相同的意思,多种译法如何取舍?这就要透彻理解习近平主席在各种外事场合或谈涉外工作时,强调的“正确义利观”的实质含义。2013年9月10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专门论述“义利观”。他说,义,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追求全世界共同发展、共同快乐、共同幸福。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这对我们准确理解很有帮助。如果不考虑语境,只根据词典给的释义,把“义”译为uphold justice或value friendship似乎都正确,但在不同的语境向不同的受众讲话时,一概把它译为“维持公道、伸张正义”,把“利”译为“利益或好处”,恐怕就不准确了,还可能产生歧义。

  比如,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切实落实好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他要求所有负责援外工作的单位和负责人应以“正确的义利观”的精神,做好援外工作。这里的“正确”完全是积极的,应指诚信为本、珍视友谊、追求共同利益。如果把它译为“伸张正义、主持公道”,有可能引起那些不怀好意人士的遐想,揣度我们的援外标准,进而污蔑我们把“援外”用作某种筹码或手段,产生歧义,引起误解。所以最后译为:In processing foreign aid, we should act in good faith, value friendship and pursue shared interests.

  又如,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0届联大演讲时说:“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这句话既表示中国的国与国相处之道,也是说给某些习惯于以大欺小的国家听的。这里的“正确”重在追求共同利益,绝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特别要告诫某些大国应采取的国家相处之道,强调对待小国时,应追求共同的好,正确处理共同利益与本国利益之间的关系,并把共同利益放在本国利益之前。英文短语 greater good“大善”,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我们所说的“追求共同的好”。English Language & Usage《英语语言及用法》对它的释义是:Greater good is a common expression which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you are doing something that most likely will not benefit you but many people, a community or even the human race. 它表示,做事,旨在让许多人受益,惠及各个群体, 甚至惠及整个人类,但不一定使自己受益。最后把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译为:Major powers should treat small countries as equals, and should try to balance between greater good and their own interests by favoring the former over the latter.

  再如,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演讲时说:“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这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向世界宣示,将为了全世界共同的好,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这里的“正确”表示中国追求的是全世界共同发展、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最后把这句话译为:China stands for upholding the greater good and pursuing shared interest, and takes an active part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climate change. 至于“利”,在所有涉外语境中都指正确看待、妥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所以追求的是共同利益pursue shared interests,不宜译为pursue mutual benefits。因为当benefits用作复数时,往往指具体的好处、福利,《柯林斯大词典》的释义是:Benefits are money or other advantages which come from your job, the government or an insurance company. 福利指工作单位、政府或保险公司发你的钱或其他好处。

  习近平主席在国际讲台上多次引用古代圣人的哲理,如“道并行而不相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如何理解“道”或“大道”?这里的“道”绝对不是物理概念的道路。“道”是个很“中国”、很重要的理念。在中国哲学中,它可以表示“终极真理”、最高理想等。《维基百科》的释义是,“道”是一个中文词,表示“方式”“路径”“路线”“道路”,也可表示“主义”“原则”或“整体科学”(“道” is a Chinese word signifying “way”, “path”, “route”, “road” or sometimes more loosely “doctrine”, “principle” or “holistic science”)。既然它的内涵如此丰富,翻译时必须看语境,必须透彻理解习近平主席在特定场合提及时的想法。就以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0届联大演讲为例。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在联合国的讲台引用中国古代圣人的哲理,强调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强调联合国的崇高目标,非常贴切,很合时宜。翻译的困难在于,很难找到一个特别贴切的英文词来表达,注意到《维基百科》使用威妥玛式拼音加中文字的方式来表达“道”,如The word “Tao” (道) has a variety of meanings in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道”这个词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都有多种含义。我们不妨借用这种方法,把“大道”译为the Great Way,用大写以示它有特殊含义,它是中国特有的概念;而英文词“way”本身就含有“方式方法”“途径路径”“方向”等含义。这里借以表示 “伟大的治理之道”。最后译为:As an ancient Chinese adage goes, “When the Great Way rules, the land under Heaven belongs to the people.” Peace, development, fairness, justice, democracy, and freedom are common values of humanity and also the lofty goals of the United Nations.

  熟悉不同表达习惯或方式  考虑外语受众理解能力

  语言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各国的文化传统、社会体制、思维方式、历史演变、经济发展、风俗习惯很不相同,自然会有不尽相同的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我们使用相同的语汇,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及解读。作为翻译,必须了解你所转换的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我们有些语言的表达很中国化,或者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要翻译此类语言,仅仅进行简单的文字转换,英语受众恐怕不一定能够理解。我们的话语中充满了“精神”“血脉”等,翻译此类语汇,需要有受众意识。

  比如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融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如果字对字地翻译其中的“精神追求”、“基因测序”“血脉之中”,那可能会译为the spiritual pursuit,genetically sequenced,deeply melted into the blood of the Chinese people。英语受众明白吗?首先,把“精神追求”译为“the spiritual pursuit”,字面上完全对应,但我们的精神追求与西方的精神追求不同。在西方,人们往往把“spiritual”与神、宗教相关联。“必应词典”对它的释义是:表示与宗教相关connected with religion。其次,如果机械直译“基因测序”和“血脉之中”,很可能会使英语受众误以为我们要对人进行基因编辑,然后把经编辑后的基因溶解到血液中。不就有外国人恶译中国的理念,把我们人民军队要继承红色基因译为中国在给200万士兵打针,进行基因编辑,培养超人军队吗?那么我们自己就不能这么直译了,否则这将正中西方一些反华人士的下怀,用来攻击我们。

  事实上,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精神追求,是最高的追求,是天下大同,是共同富裕,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这种崇高的追求是融化在我们中华民族血液之中的。所以我们把“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译为“一个民族最深、最高的追求”,字面上没有翻译“精神”,意思已经在里面了。把“民族精神”译为“民族性格”。最后译为:The most profound pursuit of a nation has its origin in the national character formed through generations.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5000 years of civilization, has always cherished peace. The pursuit of peace, amity and harmon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which runs deep in the blood of the Chinese people.可见,机械直译,是危险的。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相同表述在不同文化里的差别,以便准确转换。

  还有,习近平主席演讲时,常常使用引语,使用比喻、隐喻,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比喻通俗易懂,哪个语言都少不了使用。但是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比喻,或者相同的喻体在不同的文化中含有不同的寓意,传递不同的信息。翻译时,既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又不能让英语受众产生错误联想。为此,翻译必须了解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必须明白不同文化对相同的喻体会有不同的解读,才能让受众明白作者或讲话者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架起沟通的桥梁。之前有一所国外大学学者做了有关中国外宣译语接受度的实证研究(Chinese political language familiarity survey)。她说,“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外宣形象存在解读失衡、沟通低效等多重误区”。其中一个问题是如何理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桃李”,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不同答案,有说指“学生”,因为桃李满天下嘛;有说表示“漂亮”,桃李可能是用来比喻女士等等。像这种相对比较直白的比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居然会产生不同的解读,说明翻译隐喻或比喻时,需要考虑外国受众的文化背景及理解能力。

  2015年4月曾有两位在中国工作的外籍英语编辑有些困惑,亦即他们在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时,对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有两句话感到困惑。即:In the old days, the Chinese people went through hardships as grueling as “storming the iron-wall pass”. 和Today, the Chinese nation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like “seas becoming mulberry fields”. 他们问:为什么经受苦难sufferings and hardships,就一定要“向铁墙发起冲锋storming iron-wall pass”?为什么深刻变革profound changes就一定要把“海洋变桑田to turn seas into mulberry fields”?且注解没有具体解释,只注明出处。他们觉得此类未加解释的引语,无法理解unexplained and therefore inaccessible reference。它们的原话是: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其实,对照中、英文可以发现,译语已经做了处理,把“过去”所内含的“历尽艰辛”之意增译了,把“今天”所内含的“深刻变革”之意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毛主席的诗词名句,使用了比喻手法,用向铜墙铁壁似的“关隘”发起冲锋的艰苦来比喻艰辛,借用沧海、桑田之间的大自然变迁来说明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便是人间正道。这样的引用及比喻,我们感到非常亲切,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然而这两位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不了解中国历史、未读过毛主席诗词,无法把“历尽艰辛”与“向铁墙关隘冲锋”相关联,也无法把“变革”与“大海变桑田”相关联。记得有位外籍专家曾说,In English it just seems odd because we use words very literally. 英语受众会觉得怪,因为他们会从字面上解读其中的字和词。这个例子让我感到,翻译引语或比喻、隐喻,我们有时候需要直译+意译,以便既保留原语的比喻,又适当加注或解释,既发挥原语的点睛之笔的作用,又不影响受众的解读和理解。

  翻译习近平外交思想,最重要的是透彻理解,吃透精神,以确保精准翻译其实质含义。翻译不像科学,很多时候不是只有一种答案,而是可以探讨。语言本身也在不断演变,翻译需要与时俱进。

  (作者单位:外交部离退休干部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