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团结精神彰显民族复兴强大动力
2022年02月24日 08: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24日第2354期 作者:雷永强 艾晓萌

  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构建起特质鲜明、内涵丰富的精神谱系。当前,中华民族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这使得伟大团结精神的时代价值更为凸显。伟大团结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展现出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崇高品质,是党的理想、信念、意志、品格及价值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1939年,毛泽东同志就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一文中再次强调,“要继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剖析了“团结”的重要性。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出发,提出“我们应当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并主张建立平等互信的国际关系,加强国际团结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与和平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强调“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激发了各民族的伟大创造力,汇聚民族团结力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历史昭示我们,中华民族每一次伟大成就的创造,都离不开中华儿女同心同德的民族向心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史所罕见风险挑战的伟大实践充分表明,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领导力是最关键的条件,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心,迅速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党的旗帜引领下,广大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人民群众积极配合,社区管控、小区封闭排查、居民生活保障等工作逐一落实到位,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些奋斗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中华儿女同心同向的一致行动力。伟大团结精神指引着中华儿女投身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国各族人民“手拉着手、心连着心”迈进新征程,正持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步推向前进。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必然会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曲折与挑战,需要作出一定的牺牲,更需要民族的团结、人民的团结。团结就是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就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携起手来,团结御辱,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一次次攻坚克难都离不开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生死与共、“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民族意志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肩负着新的使命任务、面临着新的风险挑战。可以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此,全党要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弘扬伟大团结精神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中华民族要继续秉持伟大团结精神,直面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征程中的艰难险阻,意志坚定、方向明确,百折不挠、不抛弃、不放弃,牢记初心与使命,砥砺前行。

  历史和现实证明,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百年风华、历久弥坚。团结是开创新时代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团结奋进,山海可蹈;勠力同心,未来可期。只要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团结精神,就一定能够迸发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