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茵:基于审美与生活关系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2018年08月30日 08: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30日第1526期 作者:孙建茵

  日常生活对于审美活动来说是第一性的,是审美形式的源泉。而审美活动则表达了生活的内涵并赋予日常生活以意义。人们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鲜活的心灵体验,此后通过一定形式的艺术作品感知和传达这些体验。这样一来,来源于日常生活的体验经由审美体验的图式再次还原生活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对卢卡奇思想中的一致性和断裂性的研究不断深入,其早期理论中是否存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视野成为值得挖掘与辨析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心灵与形式》《审美文化》《悲剧的形而上学》以及《小说理论》等早期著作中可以发现,卢卡奇秉持着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问题和日常生活问题一以贯之的关注,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正是发轫于这些文学和美学著作,并随着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深入而最终形成。

  生活与审美的二元性

  如果说在晚年的《审美特性》中,卢卡奇赋予“日常生活”以本体论的地位,从而延续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的一贯批判,那么在早期著作中,卢卡奇则着重探讨了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问题。事实上,卢卡奇的美学研究就是从分析审美态度开始的。他认为,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外部世界所持的态度,构成了对科学和艺术审美态度的起点。换言之,日常生活领域对于了解更为高级、复杂、特殊的反映方式来说极为重要。

  “生活”这个概念是青年卢卡奇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核心术语,此时的卢卡奇虽然没有使用“日常生活”一词,但是从他对“生活”的界定中可以看出,这两个概念在卢卡奇那里是没有区别的同义词。在《心灵与形式》中,卢卡奇细致地区分了两种心灵现实:生活与活着。前者强调的是普遍的日常生活体验,后者强调的是更具个性的、体现个人心灵世界的审美化的体验。这两种源于现实的心灵体验具有与生俱来的内在张力。1912年,在对话体著作《论精神的贫困》中,卢卡奇将“生活”明确界定为“非个人的、机械的力量”的世界,是与人相异化的僵化形式的世界。这种日常生活不是由心灵创造的,也不受人的精神世界召唤。

  尽管卢卡奇认为日常生活领域的价值无法与审美领域的价值媲美,但是,日常生活领域却有着自身独有的力量。在他看来,日常生活对于审美活动来说是第一性的,是审美形式的源泉。而审美活动则表达了生活的内涵并赋予日常生活以意义。人们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鲜活的心灵体验,此后通过一定形式的艺术作品感知和传达这些体验。这样一来,来源于日常生活的体验经由审美体验的图式再次还原生活的意义。如他自己所言:“文学、艺术和哲学都公开地、直接地追求形式,与此同时,在生活中,它们不过正是某人体验的理想要求罢了。”也正因如此,卢卡奇在《小说理论》的开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要“回到希腊去”,因为古希腊的文化是“完整的、总体的”文化,是“幸福的年代”,更为重要的是,伟大史诗中的图景是日常生活的理想模式。在他看来,文学创作应回归古希腊时期的“整体”,即科学和艺术的统一、科学艺术和日常生活的统一。

  总体性原则下的生活与审美

  在卢卡奇看来,既然审美活动要表达日常生活的意义,那么就必须遵循日常生活的原则。对于作为审美活动之一的文学形式而言,衡量文学形式的标准要依赖于日常生活的基础性原则——总体性。总体性概念是青年卢卡奇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基础,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它也成为卢卡奇早期文论的重要原则。卢卡奇以总体性为标准对史诗和小说等隶属于审美活动的文学形式进行了批判性分析。

  在《小说理论》中,卢卡奇分析了史诗与小说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来自于作者主观的创作信念,而是由创作史诗与小说的现实生活所决定。“史诗为从自身出发的封闭的生活总体性赋形,小说则以赋形的方式揭示并建构了隐藏着的生活总体性。”也就是说,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前者把日常生活的意义视为“既定的总体性”,后者则把日常生活的意义当作“目的的总体性”。按照卢卡奇的理解,史诗在表现生活时,将生活的总体性当作一种先验的存在,因而史诗力图展示这种总体性的意义。然而小说则把生活的总体性当作超越现实的信念而力图在创作中建构这一目标。卢卡奇认为史诗和小说差异之处在于史诗的创作是一种定在的先验的“应然”,小说的创作则是“人之概念的‘自我’”,是一种现实的“实然”,二者是客观和主观的关系。在古希腊悲剧那里,这种主客体之间的对立是不存在的,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对立的产生便造就了体现在现代悲剧中的二元对立,其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造成的人的本质异化。

  在卢卡奇看来,审美创作的对象化作品始终应该证明这种对总体性的超越现实的追求是具有可能性的。因为审美活动能够提供一种保证,那就是,对抗“生活”无意义的、机械的和孤立的经验主义,向一种总体性的、有意义的秩序和真正的人际间的交往而努力奋斗,这不仅是必需的而且并不是注定失败的。回归这种生活总体性的意义,成为青年卢卡奇日常生活理论的价值取向。

  卢卡奇日常生活理论的变与不变

  从青年到晚年,卢卡奇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不变的核心主题在于探讨审美活动如何能够成为一种与日常生活物化现象相抗衡的矫正力量而存在。对于卢卡奇来说,审美问题与生活问题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文化问题同义于“生活的内在意义”。因此,从早期作品一直到《审美特性》,卢卡奇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都是围绕着“生活与审美的相互关系”展开的。从《心灵与形式》的“导言”中也可以读出,卢卡奇的美学研究始终力图阐释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内在关系,用鲜活的体验和事实阐述着他对经验世界的理解,而他最终想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审美的、真实的生活何以可能”的哲学问题。

  然而,在卢卡奇的学术生涯中,转向马克思主义立场是其中极为关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这种转变在卢卡奇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也得到了十分鲜明的体现。从青年时期到晚年,卢卡奇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变化体现在他从唯心主义立场向唯物主义立场的转变。青年卢卡奇的日常生活理论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虽然他反对狄尔泰心理主义倾向的哲学复兴,但是他却从个人意志角度阐发“心灵”的含义;虽然他强调文学形式的意义来自于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然而他对于悲剧韵文、戏剧等文学形式意义的解读则同样强调了如情绪、孤独感等主体的主观体验的作用,把心灵和情感当作预先设定的意义的源泉。这些理论观点的确带有不可忽视的唯心主义色彩。然而,晚年卢卡奇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则是在唯物主义的视角下展开的。他详细论述了日常生活之于科学与艺术的基础性地位,论述了科学与艺术这些“心灵”的创作活动从日常生活体验中产生并逐渐独立发展的过程,同时还阐明劳动作为“中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变化也成为卢卡奇从唯心主义世界观向唯物主义世界观转变的有力体现。

  卢卡奇意识到20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冲击带来了总体性的丧失,加剧了“生活”与“心灵”的二元对立和日常生活领域的异化。晚年卢卡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从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方面对日常生活的异化进行了文化批判。卢卡奇晚年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其青年时期对于文化问题的研究密不可分。尽管在早期著作中,卢卡奇就日常生活的异化问题只是谈及“是什么”和“为什么”,并未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但他对于审美与生活关系问题的探讨、对日常生活的总体性原则的阐释却为晚年的研究以及布达佩斯学派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