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共商世界史学科建设路径
2022年10月17日 09: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17日总第2509期 作者:邓滢雪 沈秀芬

  9月17日,由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主办的“世界史学科建设的反思与前瞻研讨会”在上海市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围绕世界史学科取得的成绩、遇到的挑战、未来的团队建设、特色培育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自2011年世界史从二级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以来,经过十年建设,世界史学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从纵向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古代、中世纪、近代、现当代各历史阶段。从横向来看,很多高校已经成立了美国史、英国史、日本史、中东史、非洲史等专题研究基地或研究中心。然而,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具体问题。其一,研究力量相对薄弱,专业人才培养还不够。其二,世界历史范围过大、语言多样、部分领域的资料匮乏,学习和研究世界史专业的难度较大,影响了青年学子的热情。其三,学科布局不平衡,国内的世界史研究阵地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而西北地区的世界史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反思世界史学科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探寻其未来发展的出路,就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在会议的第一阶段,各位学者重点围绕“世界史学科自身的反思与未来出路”,对上述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讨论。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晓律认为,世界史学科在队伍建设方面不够完善、团队力量比较单薄。这是由于世界史学科专属的史学阵地较小、从事世界史研究的工作者难以拥有话语权。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顾云深指出,世界史学科存在“学科焦虑”,由于相关部门对世界史学科的发展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规划,社会层面对世界史学科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支持,导致部分学者对世界史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焦虑。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洪庆明认为,从整个大环境来看,世界史学科平台建设还不完善,主要原因在于历史期刊数量太少,世界史文章在大多数杂志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不利于世界史专业的长远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陈晓律建议学者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困难、共同攻关。洪庆明建议世界史学科的毕业生向编辑岗位发展,以解决学术发表的瓶颈问题。顾云深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赵学功建议借鉴首都师范大学的做法,将世界史与其他学科(尤其是语言类学科)结合起来,“世界史+小语种”的模式不仅有助于缓解语言方面的困难,也能促进世界史学科的全面均衡发展。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黄洋认为,关键是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发表更多优秀的作品。同时,要做一些面向社会和高中生的普及工作,撰写一些有关世界史的通识书籍,扩大世界史专业的受众面,促进其长远发展。赵学功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秉忠认为,世界史学科在培养模式上可以借鉴区域国别学的方法,以区域国别学推动世界史的学科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沐涛认为区域国别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世界史工作者可以参与区域国别学的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准;另一方面,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削弱和分散世界史本身的研究力量。

  在充分讨论后,与会学者聚焦于如何从长远角度解决这些难题,促进世界史学科稳步均衡的发展。世界史研究的途径、目标和任务等,尤其团队建设和学科特色培育,是一项长期积累之后始有成效的工作。与会学者对此发表了看法,并形成了几点共识。

  第一,建立学术共同体。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剑鸣建议,从不同的维度和层次思考共同体建设,要建立跨国性的学术共同体,同行之间互相分享文献、引用成果,师生之间也要互相交流讨论。另外,外国史研究要与中国史研究共同成长。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韩志斌认为,世界史研究者应该以团结的精神,成立学术共同体,打破区域和国别研究的分割状态,实现中外古今融通。加强世界史学术评价共同体建设,既要积极创办新的世界史学术期刊,又要加强现有学术期刊的联动,为同行学人提供更多的学术成果发表平台。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云飞赞同李剑鸣和韩志斌提出的构建学术共同体以及同行相互交流和引用文章的倡议。李云飞认为,微观研究的深入使得中观、宏观的理论问题容易被忽视,学者往往自说自话,缺乏共同话题,这种局面应当改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恒提议上海高校联合举办研讨会,认真讨论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改革问题。同时,克服体制方面的弊端,改变自娱自乐的治学旨趣,减少内卷,将中国传统文化做成世界性学问。在建立学术共同体的讨论中,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晓莉、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郭长刚以及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勇安、郭丹彤、柴彬、刘义等,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不同层面分析了同行对话交流、互相分享经验的重要性。

  第二,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学术共同体建设有赖于全国世界史团队的共同努力。关于如何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小凌认为,世界史团队建设需要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或管理者,有了出色的学科管理者或学术带头人,学科的团队建设、特色培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韩志斌也认为德高望重、理论独到的学术带头人对学科发展和团队建设非常重要,以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为例,彭树智教授奠定了中东研究团队的基础,后在王铁铮教授、黄民兴教授的带领下,该研究所多年深耕,一脉相承,中东问题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影响。

  第三,培育学科特色。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黄民兴结合西北大学世界史博士点的申报经验,建议世界史研究者和机构在立足基础研究的同时,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课题申报方面,要适当地向中小国家、现实问题和应用领域转移。郭长刚提议拓展和深化世界史课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思考传统理论的适用性问题,如工业化问题、全球发展问题。同时,设置更多议题,例如族群冲突、宗教冲突、地缘竞争等。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有威认为,中国史研究者也要有世界史的视野、国际主义的情怀,积极向国外宣传推介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并尝试多元化的历史知识普及方式。

  在谈及团队氛围、协作精神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时,其他与会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勇安教授做会议总结,他期待各位同仁为世界史学科发展贡献智慧,共商、共建世界史学科学术共同体,将来共享这个共同体带来的收获。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