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进程中善用他山之石
2022年02月14日 08: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14日第2346期 作者:高岱

  面向现实、观照社会,本就是历史学的一项主要功能。将历史研究与现实生活予以有机结合,以史为鉴,善用他山之石,是史学工作者的责任所系。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中世纪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教授刘景华等人所著《欧洲农村城镇化进程及其借鉴意义》(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年7月版),在这一点上颇具样本性。

  在该书中,作者提出了两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城市化的重点是以农村中小城镇建设为主,还是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在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的发达国家中,欧洲的经验对我国具有哪些重要价值?第一个问题在国内学术界争论很大,该书明确提出应该重点加强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作者指出,着力发展大城市可以使资源配置更合理,使经济上的效益最大化,但产生的问题也会很严重,即城乡之间的差距可能继续扩大,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收入不公现象也会强化;而将同样的资源投入到农村地区,虽然不能产生投入到城市那样的经济效益,但产生的社会效益则会远大于城市。因为同等的投入,对前者是锦上添花,对后者则是雪中送炭,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只有加速农村城镇化,才能根本改变这一不平衡状态。就第二个问题而言,作者明确认为,欧洲与中国有着几千年来的农业文明,都有一个从传统的农业、农民和农村向现代转型的问题。欧洲农村城镇化进程表明:现代欧洲走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是较为成功的,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借鉴。

  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要认识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长期性和阶段性。书中指出,在率先实现城市化的西欧,农村城镇化实际上历经了千年之久。11世纪左右,西欧虽然是农本自然经济居于统治地位,但因农产品的些许积累和消费增多而逐渐产生了对工商业的需要。于是在农村的一些产品集散地和交通便利之处,兴起了不少工商业城镇。15世纪和16世纪乡村工业的发展,则是西欧农村城镇化的起点。随着“原工业化”的启动,资源和人口逐步集中于城镇和城市。而工业革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工业化过程,则使欧洲农村城镇化达到高潮。英国城市化水平于1850年达到50%以上,19世纪末西欧大部分国家也达到这一水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农村城镇化出现了多样形态的进展,如卫星城建设、城郊通勤区扩大等。除了人口城市化外,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城市化,城乡之间的差距基本消除,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态势。今天的西欧农村不仅是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地,也在经济上出现了转型。譬如英格兰,城乡经济日益同构化,新兴的乡村旅游就业岗位甚至超过了农业,三分之一以上的工商企业设于村庄。然而,正如该书作者所论,由欧洲农村城镇化的长时段经历可以得知,从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转型,无论农业还是农民,都有较多的旧时烙印,在思想观念、技术运用等方面的转变具有一定滞后性,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完成。故而,应该在对本地资源和发展水平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阶段式地推进农村城镇化,才能达到最佳的社会效果。

  作者还指出,欧洲作为农村城镇化的先行者,也带来了不少深刻教训。在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各类资源被工业和城市大量抽吸,造成乡村人口锐减、经济凋敝。而随之兴起的一系列技术革命,从表面上看,似乎强化了城乡联系,但实际上使乡村人口和农村经济单向度地依赖城市,变成城市的附属品。农村的乡土性被磨蚀,乡村的景观被改变,传统的乡村社区走向瓦解,乡村社会呈现出撕裂的趋向:青壮劳动力移居城市,村庄成为老年人的栖息地。在我国当代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也有着相似的现象。在该书作者看来,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快速城镇化运动,虽然在某些方面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免去许多摸索,但对农村的冲击力并没有疏解,快速城镇化本身对农村的冲击力和破坏力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果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将我国城镇化的速度适当放缓,不但能减轻农村受到的物理性破坏,也能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弭老一代传统农民的心理不适应。

  总之,刘景华教授及其团队在这一力作中,对欧洲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特色、问题和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论述。当然,该书仍存在某些可拓展的研究空间,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对其城镇化有何影响,需要完善或增加一些关于南欧和东欧城镇化的论述。但是,该书的诸多论点对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振兴乡村战略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师。尽管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大相径庭,然而基本的发展规律仍有着相似之处。显然,只有充分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子才会迈得又好又稳。

  (作者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7号C座2-5层 邮编: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