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应与“四史”教育相结合
2021年07月05日 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5日第2200期 作者:韩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四史”教育。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如何全面贯彻“四史”教育,成为全社会当前的首要学习任务。

  “四史”教育重在教育的方式以及对教育资源的利用。从这个角度看,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工业遗产在“四史”教育当中应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的工业遗产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文物,见证了与工人运动、国家建设、科技进步等重大事项相关的历史事件。以北京丰台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武汉大智门火车站旧址为代表的工人运动工业遗产,以“一五六项工程”“三线建设”工程为代表的新中国建设时期工业遗产与以深圳蛇口工业区、上海浦东工业区为代表的改革开放工业遗产,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历史物证。

  近年来,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受到各方重视,一批得到有效保护并予以妥善更新的工业遗产,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取得双赢。以北京798艺术区、武汉“汉阳造”艺术区、广州太古仓码头,以及宁波和丰创意广场为代表的工业遗产改造项目,不但保护了一大批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而且还保留了城市文脉,弘扬了工业文化与自力更生精神,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教育意义。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看,工业遗产保护更新,不但涉及文物保护、城市规划与文化产业等相关领域工作,更与“四史”教育息息相关。就此而言,有如下两点值得重视。

  一方面,要认识到工业遗产保护更新与“四史”教育的密切关系,要以“四史”作为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首要参考,将工业遗产作为“四史”的历史文物予以善待。

  近些年,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工作有了长足进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仍有一些客观存在的短板。当前,工业遗产改造更新多重视空间转型、业态升级等规划、经济价值,而忽视其历史活化、寓教于乐等社会教育意义,造成一些与“四史”相关的工业遗产处于濒危局面。一些在党史、新中国史中有重要地位的红色工业遗产,因历史时期较短,未能列进文物保护范畴。尤其是西部、东北地区的部分新中国建设时期的红色工业遗产,存在着保护不足、缺乏更新机遇的现实困境。因此,应及时将“四史”作为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首要参考,认识到工业遗产特别是红色工业遗产是极其珍贵且有限的文物与社会教育资源,有着存史资政育人的社会教育价值。

  另一方面,工业遗产改造更新工作应立足我国客观国情与史情,将其与“四史”教育的具体问题、具体需求结合,既重视物质类工业遗产,也应重视文献、技术、事迹与记忆等非物质工业遗产,要将物质类与非物质工业遗产进行统筹利用,使工业遗产真正地成为“四史”教育的生动教材。

  从实践层面看,目前工业遗产改造更新主要集中在对建筑、桥梁、筒仓、道路等物质类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对于非物质工业遗产则关注不足。许多见证我国工业化历程的档案、图纸等文献,却未能被档案文博部门、企业主管单位回收保管,而是因企业改制等历史因素,流散到了民间、海外,甚至被作为废纸处理。与此同时,一些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意义的关键生产技术也大多失传,与工业史有关的不少人物事迹也逐渐被人遗忘。如何对非物质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更新,对其进行挖掘利用,与物质类工业遗产统筹利用,共同服务于“四史”教育,需要及时提出有效方案。

  中国的工业遗产还有一个特殊性,那就是大型国有企业曾长期承担着“企业办社会”的职能,许多工业遗产不只是城市现代化的遗存,更是几代共和国工业建设者们共同的生活家园与精神故乡,形成了共和国工业化筚路蓝缕、艰辛开拓的红色历史文化记忆。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下,上述重要的红色工业记忆显然是兹事体大的非物质工业遗产,但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将与“四史”有关的红色工业记忆传承给后人,而不是任其湮灭在水泥森林之中,无疑需要更高的政治站位与城市治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我国许多工业遗产是见证“四史”的革命文物,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历史节点上,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工作更应强调“四史”教育的引领意义,努力弘扬党领导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红色工业传统,切实推动工业遗产保护更新与“四史”教育相结合,真正让分布在祖国大地上的工业遗产“活起来”,使之成为讲好红色工业故事、传播红色工业精神的“四史”生动教材。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