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孤独症人士的内感受特征
2022年04月19日 09: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19日第2390期 作者:佘韵婕 寇冬泉 刘电芝

  孤独症或自闭症,即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公众意识的日益提高和诊断技术的进步,被发现的孤独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病理原因和神经基础尚未明确。目前,大量研究发现,孤独症人士在内感受上存在异常。内感受指感知到自己身体内部信号并传送到大脑的能力,能够反映身体内部及其内脏器官的状态。内感受异常可能对他们的多感官整合能力产生影响,是导致其社交障碍、刻板行为及情绪焦虑的重要原因。人们常说,“孤独症人士喜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里的“自己的世界”是否凸显出内感受在孤独症人士感知中的独特作用?当前不少研究往往只关注外感受的作用,而忽视了内感受的作用和对两类感受的整合。

  孤独症症状与内感受的关系

  孤独症人士,通常指在社会交往和沟通上表现出持续性损害,并伴有重复刻板的行为、活动或狭窄兴趣的人。一些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相比,孤独症人士伴随身体状况出现疼痛或不适的概率明显更高,并且其与胃肠道不适、低肌张力、关节过度活动以及偏头痛等都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诸如此类症状,揭示出孤独症人士在内感受方面的特异性,或许能够为他们的社会性症状乃至非社会性认知加工缺陷提供更多的解释。贝叶斯模型也认为,孤独症人士知觉体验的形成,既会受到当前感觉信息输入的影响,也会受到关于世界先验知识的影响。因此,孤独症人士的感觉和知觉异常,可能是源于对感觉输入的过度敏感和对先验知识的弱化。而内感受作为感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节和影响机制不容忽视。

  当前已经有研究将内感受准确性(即一个人能够准确检测内脏器官信号的程度)与一些重要的心理功能联系起来,如多感官整合、情绪处理、自我调节、共情等,并暗示了内感受异常可能在心理理论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些广泛的联系,既符合具身认知理论,也可说明孤独症的核心特征——社交障碍导致社会性互动与交流的减少,意味着个体会将更多的认知资源分配到身体内部。而对身体内部的过多关注,可能使接收整合外部信息的能力下降,导致自我模型的建立与发展也会变得缓慢。除社交之外,孤独症人士的情绪处理和共情能力不足,也被认为与内感受有关。有理论认为,人类情绪的产生源于对身体内部信号的感受,对内部信号越敏感,就越容易造成强烈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情绪或情绪失控)。而孤独症人士由于更注重自身的情绪体验,对他人与自我的关系较不敏感,所以难以产生共情。总而言之,孤独症人士内感受的异常,有可能是造成孤独症缺陷的关键因素之一。

  孤独症内感受特征及其生理原因

  既然内感受与众多孤独症症状间存在紧密联系,那么孤独症人士的内感受相比正常人有哪些差异?其背后的生理原因是什么?对该领域研究的元分析显示,大部分孤独症成人的内感受与正常成人相比,未表现出异常。但加芬克尔(Sarah Garfinkel)等人的一项研究发现,孤独症成人的内感受有微弱损伤,和正常人相比,他们更难感知到自身的内脏感觉。随后,当进一步扩大被试的年龄范围时,发现孤独症儿童的内感受异常情况较为普遍,其中有两项短时程任务的研究显示孤独症儿童的内感受准确性低于正常儿童。另一项研究综合长时程的任务发现,短时程内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差异不显著,但在较长时程的任务中,孤独症儿童的内感受准确性明显高于健康儿童,表现出对内部线索注意能力的持续增强,同时这也与他们行为特征的重复刻板相一致。那么,鉴于孤独症是一种发展性的障碍,内感受异常的情况可能会随生长发育和时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于是一些研究者便预测孤独症儿童的内感受异常可以在成年后得到补偿。

  另外,一些生理学研究显示,脑岛是内感受对应的主要脑区,内感受注意会引起前脑岛皮层活动增强。前脑岛在内感受注意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与躯体感觉皮层、视觉皮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已有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双侧后脑岛和前脑岛的连接,较正常儿童更弱甚至是完全中断的,并且躯体感觉皮层和四肢区域的连接也较弱。据此可推测,脑岛皮层活动及和其他皮层连接的异常,可能是孤独症内感受异常和情绪问题发生的生理原因。此外,夸特罗基(Knight Quattrocki)和弗里斯顿(Karl Friston)等人提出,由于催产素系统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内感受异常,也极有可能是孤独症致病的重要因素。催产素是一种激素和神经递质,在调节社会交往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功能失调的催产素系统,可能干扰内部感受信号的产生、导致调节异常,以及其与外界环境信息的整合。

  孤独症内感受干预的未来展望

  随着人们对孤独症与内感受之间潜在关系的探索不断深入,对孤独症内感受干预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应进展。国内外研究者们纷纷提出假设。如果能够通过外在干预,改善或降低内感受性,进而促进孤独症人士脑岛的激活程度和功能连接,那么该人群由此表现出的多感官整合障碍、情绪异常和社交问题等,或许可以得到部分解决。

  苏祖基(Keisuke Suzuki)等人将内感受所起作用的感受器,通过外部视觉刺激的方式,呈现给孤独症人士。结果发现,原本孤独症人士所关注的心跳信息,会变成促进他们更容易接受外部视觉信号的能力。而基于查基里斯(Manos Tsakiris)的研究发现,孤独症人士的内感受准确性和橡胶手错觉(即一种把外部的橡胶假手当成自己真手的错觉体验)之间存在负相关。因此,在教育干预中,我们可以广泛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使用三维立体模型,将个体的心跳、呼吸等内脏器官的生理变化以可视化的手段呈现,从而提高孤独症人士将内部注意指向外部世界的能力,进一步改善其社交交互缺乏的临床症状。

  对于认知能力较高的孤独症儿童或轻度的孤独症成人来说,正念干预也被证明可以改善与内感受相关的各种症状。比如,焦虑抑郁的情绪调节和慢性疼痛等。其理论根据是具身认知理论和躯体标记假设。内感受在情绪调节和决策理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孤独症人士基于对身体感觉持续过度的关注,可能会放大其对内感受消极的评价性感知,从而增加其焦虑的风险。通过正念训练,个体可以在没有其他因素干扰下更好地处理来自身体内部的内感受信号,减少过度关注产生的焦虑或躯体误解。并且,在核磁共振成像上,正念干预与焦虑感降低呈现出高度相关性。可见,未来通过干预内感受的某些方面,改善孤独症人士的核心症状和异常行为表现,也是可预期的。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研究已证明,内感受异常与孤独症症状之间存在某种联系。预示内感受的研究对孤独症成因的剖析和干预措施的推进,可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不同于外感受,内感受的刺激往往难以量化,在实验层面进行控制也是较为困难的,并且其界定标准和测量存在不同方式,也是造成研究人员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然而,排除测量方法的影响外,有关孤独症人士内感受的神经发育机制及其与核心症状间的本质联系、内感受干预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系广东省特殊儿童与教育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自闭症儿童的多维评估与团体康复干预的探索”(TJ202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特殊儿童与教育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