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基于交流情境的社会学习系统。2009年,布劳奇(Gergely Csibra)和杰尔杰伊(Gy?觟rgy Gergely)等人基于目的论明确提出了自然教育学(Natural Pedagogy)假说,主张人类存在一套独特、与生俱来的认知适应性,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与学来实现知识的传授。示范、交流与共享构成了自然教育学的发生机制,人类婴儿是最明显的受益者,他们对明示信号敏感,会产生指向性期望,并倾向于将信息理解为具有概括性的通用知识。作为初学者,他们在一次成人的示范行为中就能够有效学习认知上“不透明”的知识,因为他们已经准备好将这种行为识别为交流性示范,而且存在一种默认的期望,即示范的内容代表着共享的文化知识,并且可以沿着某种相关的维度泛化到其他对象、场合或个人身上。无论是可观察到的行为,还是不可观察到的知识、技术或文化,都能通过自然教育学的机制实现代代相传。
首先,自然教育学假说认为,其认知适应性机制很可能是人类种系特有的。人类从生命早期开始就拥有专门的认知机制,使自身能够接受这种文化传播,促进有效率的文化学习。人类通过交流向初学者传递文化知识,但自然教育学不一定适合于解释其他动物的社会互动。其他动物中虽然也存在教学的例子,但目前尚未发现通过交流完成社会学习的行为或认知机制。人类婴儿对明示信号的敏感性,或许是人类独有的,其他动物可能不会产生或利用这些交流信号。贝蒂尔(Rosemary Bettle)和罗萨蒂(Alexandra G. Rosati)以对婴儿的有关研究为模型,通过研究206只恒河猴(Macaca mulatta)对交流线索的敏感性来检验这些进化预测。人类演员在猴子面前与其进行眼神接触,发声(社交线索)或挥舞一个水果并发出敲击声(非社交线索),然后演员要么看向某个物体,要么看向别处(没有任何物体的空旷之处)。结果发现,年幼和年长的猴子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相似的反应模式。与人类婴儿在类似情况下不同的是,恒河猴看非社会性线索的时间更长,而不管展示者随后的看的行为如何。迪昂—兰贝茨(Ghislaine Dehaene-Lambertz)等人指出,人类的认知能力超越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认知,因为社会认知、语言以及象征性思维共同发展的倍增优势,从生命的第一个月开始就可以观察到。这些结果为自然教育学假说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强调了人类对交流信号的敏感性的进化变化。不过,有意思的是,托帕尔(József Topál)等人的研究发现,伴侣犬的行为与幼儿非常相似,其个体表现出对先前由示范者发出的明示性信号所增强位置的强烈偏好,因此当最终搜索的正确位置与先前奖励位置不同时,会犯A非B持久性搜索错误。彭格拉兹(Péter Pongrácz)和欧诺费尔(Dóra L. Onofer)在一系列的A非B错误测试中研究了人类交流的明示性或非明示性方式,以及人类示范者的熟悉程度是否会影响伴侣猫的搜索错误模式。他们的研究发现,猫显示出了与早先在狗和人类婴儿身上几乎完全不同的持久性错误。猫在主人的明示和非明示提示中,以及在实验者的非明示提示中都表现出持续性错误,有可能猫和狗对人的明示性信号依赖存在不同目的,明示信号可以支持狗快速的规则学习,但对猫可能只具有间接的注意力激发作用。持续性错误是由暂时不那么强烈的注意所引起的,猫只有在实验者明示信号中才能避免持续性错误,可能是不熟悉实验者的新奇和明示性信号的双重因素的叠加所致。这与彭格拉兹开展的一项凝视跟踪任务中发现的,未知实验者的明示性语言信号导致与猫的目光接触建立得更快的结果类似。猫和狗很可能在其一生中接触到非常不同的社会经验,狗要比猫接触到更多不同、不熟悉的人,主人与狗之间的训练和任务式的互动也比与猫之间的多,因此与猫相比,A非B测试本身对狗被试来说可能是一个压力较小的陌生事件。
其次,自然教育学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尽管不同文化中的育儿实践存在千差万别,但几乎所有人类文化都依靠交流向初学者传递文化知识。从生命早期开始,人类就会优先关注来自他人的交流信号,能够接受文化传播,从而促进快速的文化学习。对此,尼尔森(Mark Nielsen)和托马塞利(Keyan Tomaselli)认为,即使是一些不强调教学重要性的传统文化中的儿童,当在交流语境中向他们展示新奇动作时,也表现出与其他儿童相似的学习偏差。这说明自然教育学的认知机制在不同文化的人类群体中普遍存在。
最后,从个体发生的角度来看,自然教育学的机制,很可能在全面的语言能力发展之前就已出现,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适应性认知系统,而不是其他一些人类特有的适应性认知系统的副产品(如语言)。布劳奇和杰尔杰伊等人的研究显示,婴儿在14个月之前就对教育学情境敏感,远在读心能力(mindreading)允许儿童考虑他人错误信念的内容之前。人类婴儿在开始理解和表达语言之前,就已经与他人进行了交流互动,即使是完全的初学者,也能在互动中观察并领悟到成人对自己的示范。示范动作的明确交流性质,表明该知识很可能是行动中涉及的对象种类的类属通用知识。他们能够通过交流进行学习,模仿、注意、情绪表达、手势、嘴唇和舌头的动作等都是最初交流的组成部分。如果语言不是必要的,那么人类交流的一般能力也许是自然教育学出现的关键,在某种环境下的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类之间的广泛合作,如自然教育学在早期的类人猿文化中可能就已经发挥作用。早期类人猿独特的漫长童年时期和合作繁殖实践的共同进化,是由一种交流系统的出现所补充的,这种交流系统为儿童在新陈代谢、大脑信息接收上提供了“思想的食物”。换言之,自然教育学的认知机制可能是与技术、神经生物学和社会因素等一起演化而来,使这种适应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后期的语言能够促进概念的获得和使用,而语前婴儿与成人的主体间互动能够更早地启动获得和使用概念的能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他心直接感知的神经哲学进路研究”(21BZX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绍兴文理学院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