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于2月4日开幕。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运动员将角逐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的比赛。冬季奥运会是国际最高水平赛事之一,运动员在参加时往往会感到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容易在赛前和比赛过程中产生紧张的情绪,背上压力的包袱。现代体育竞赛不仅是体能、技术的比拼,还是心理层面的较量。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比赛取得佳绩的重要方面。
训练心理技能
心理技能训练,是通过采取特定的方法,使运动员控制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而调节行为的过程。模拟训练通过人为创设与实际情境类似的条件,提高运动员训练投入水平,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心理技能训练。除大赛前的热身赛、按比赛日程进行的模拟赛、模拟对手的陪练赛等实景模拟外,一些新技术也被引入运动员的实景模拟中。比如,在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中,运动员在做各种动作时,会遇到肌肉怎样发力、起跳时机如何把握等问题。面对此类问题,以往通常只能依靠教练员的经验和运动员的自身感觉,而冬季项目智能训练管理系统采用多组高速摄像机、近百个传感器的超薄压力鞋垫等一系列新技术,可以在监控屏幕上实时显示运动员的三维姿态参数、空气阻力等数据,进而对运动员动作进行精准分析,提高备赛工作效率。
对于无法进行实地比赛动作演练的运动员,可以主动进行高质量的表象演练:通过运动员的自我暗示及回忆,将训练技术或巅峰感受在脑海中不断回忆,从而使技能稳定性得以加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是集滑雪与空中翻腾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在训练中很难对比赛场地进行完全复刻,而通过回忆则能强化运动员大脑中的动作概念,提高动作熟练度。除依靠运动员脑部想象外,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表象训练的有效性。比如,VR滑雪体验系统利用瞬时加速方式为运动员提供加速感觉,配合沉浸式虚拟场景提供高速滑行的感官刺激,大大避免了实景模拟中高速运动发生意外时对运动员的伤害。
模拟训练应注重实景模拟与想象模拟的有机结合。在进行比赛全程模拟的同时,也应重视对比赛中重要节点及运动员个人存在问题的模拟训练,从总体和局部两个层面提高运动员对实际参赛过程的适应性。此外,心理技能训练已不仅停留在肌肉记忆上,而开始深入到思维层面。正念冥想的引入为心理技术训练拓宽了道路。正念冥想训练使运动员在意识到自己对他人或自己的行动或思维情绪进行评判时,能有意识地引导自己进行“接纳”,进而以更加专注、客观、理性的心态应对比赛和处理问题。并且,其中“活在当下”思维的运用,使运动员能够更加自如地集中注意力。
调节运动状态
在比赛中,运动员除了要具备过硬的技术外,运动状态调节也是制胜的关键。当运动员过于紧张时,可以通过共振呼吸缓解紧张情绪。共振呼吸要求个体以相同的频次进行缓慢呼吸,但由于不同个体达到最大振幅的频次不同,使监测成为一项复杂的工作。应用运动心肺功能监测评估技术,可以对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员开展实时心肺功能评估,通过监测运动强度、心理负荷指数等多个指标,以直观的形式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显示,从而加强运动员对自身的感知能力。同时,运动员也可以利用间歇时间做肌肉放松活动,从而降低肌肉紧张程度。比如,在花样滑冰项目中,运动员跳跃次数较多,腿部承受的负荷较大。而通过对紧张局部肌肉的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提高身体工作能力。
此外,音乐调节也是比赛中一种常用的方式。音乐通过有规律的振动,可以使人产生各种体验。因此,以心理调节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可以为运动员设计音乐“处方”,从而使运动员缓解紧张心情,获得宁静、轻松、舒适的身心体验。同时,还可以通过音乐对大脑皮层进行多方面刺激。音乐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诱导音乐、放松音乐和动员音乐。三种音乐“各司其职”,从而提高运动员比赛唤醒水平,增强比赛动机。不过,不同运动项目对动机程度水平的要求存在差异,因此要在赛前合理利用相适的音乐类型。
制定比赛预案
有时,运动员会因为“三不知”问题,即“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要如何做”而引起竞赛焦虑。制定比赛预案,是应对此类焦虑的有效方式。制定一个完整可行的比赛预案,有助于厘清赛前准备的各项内容。这样既能有效避免问题的发生,也可以使运动员在问题发生时进行及时处理。为了使比赛预案一目了然,运动员可以尽可能分析和列出对手心理和身体上的优势和弱点,并与自身的优势和弱点进行比较。
制定比赛预案,有助于运动员沉着处理比赛中发生的各种风险事件。比如,短道速滑是一种形势十分激烈的冰上运动项目,比赛的主要特点是不分道次、弯道多、赛道短、轮次多、超越多、人多、拥挤,且允许一定程度上的身体接触,想要在短道速滑项目中取胜,往往需要教练员与运动员结合比赛规则、对手与场地实情,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战术体系及详细的比赛预案并进行预演。
冬奥会在寒冷中举办,有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要承受较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如果运动员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和相应的心理准备状态,则很难顺利完成训练任务,更难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要注重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通过训练心理技能、调节运动状态、制定比赛预案等多种方式,让运动员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