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师角色转变 应对人工智能挑战
2020年04月07日 00: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7日总第1901期 作者:董晓波 詹娇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学习方式将发生剧烈改变。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身处这场变革的风口浪尖,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危机。如何变危机为转机,是广大教师回应这场教育变革的关键。

  人工智能带来新型教育

  1.人工智能知识储备量更充足。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的工作以传授知识为主,教会学生知识。而在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拥有海量数据,甚至互联网可以说拥有学生所需学习的大多数知识。一位再优秀、再博览群书的老师,其知识储备量都不会比人工智能更强。

  2.人工智能工作更高效。除教育学生的工作外,教师还会为其他事情所牵绊,可能会由于身体不适、环境嘈杂、个人家庭事务纷乱等各式各样的原因,导致其在工作中呈现出低效状态。而人工智能则不会出现因此类原因导致的工作低效,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不会产生疲劳感,保持高质量的工作效率。

  3.人工智能促进学生平等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平等的个体,教育中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进步,并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因家庭背景、成绩好坏、班级职务等多种因素被区别对待,很难实现学生平等。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这一事情反而并不难以实施。人工智能没有像人一样的丰富情感,不会像教师一样对不同学生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因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公平。

  4.人工智能实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当前的学校课堂教育普遍呈现为班级授课,因班级人数等因素,教师往往无法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风格、学习习惯等个性化因素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往往无法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考虑到教学之中,从而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的理想教育。但对于人工智能,对学生因材施教,甚至为学生提供定制式的精准教育则很容易实现。

  人工智能促进教师角色变革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不是取代人类,而是与人类互补、增强人类的能力。教师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与改革创新,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实现从“教书匠”到“学习兴趣激发者”“能力培养者”“心灵沟通者”“行为示范者”“教育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1.教师应成为“学习兴趣激发者”。随着人工智能逐渐应用于教育行业,教师可以免去繁琐的大数据横向、纵向等分析,可以借助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得到学生多维度的数据对比分析,能够更好地从数据中了解学生学习的波动变化情况。进而,教师结合学生自身性格特征、家庭环境等更多机器无法“感同身受”的众多因素,为学生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改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同时,在信息时代,教师能搜索到的知识,学生通过一些途径也可以获取,教师的主要功能将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情感,从而让学生爱上学习,不断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与荣誉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将逐渐强化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坚持不懈,形成良性循环,以愉悦学习的每一天为其幸福人生奠定扎实基础。由此,教师不再只是“教书匠”,更要成为“学习兴趣激发者”。

  2.教师应成为“能力培养者”。学生要学习的不仅是学科知识,更要培养理解力、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家国情怀。人工智能带来的智慧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的个性化、精准化教育。信息时代,在海量信息面前,很多成年人都未必有能力在大数据面前“去其糟粕”,更何况涉世未深、社会经验欠缺、不具有成熟分辨能力的学生。在学生时期,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往往还未完全形成,教师要能够起一个“能力培养者”的作用,培养学生具有足够的定力来甄别、决策、实现自我价值,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勇于创新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国家信念等。

  3.教师应成为“心灵沟通者”。儿童、青少年、成年前期,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除学习上遇到的知识性问题和困难外,还会产生各种各样有关感情、心理或其他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师生间尽可能达到心灵敞亮,实现心灵的相遇,努力解决学生的各类学习以外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校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发展。人工智能很难具备教师的情感关怀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成为“心灵沟通者”。

  4.教师应成为“教育研究者”。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互动屏幕将逐渐代替传统的黑板甚至白板,智能课桌将成为现代课桌的升级版本。教师工作于教育第一线,处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能够及时、清晰地体会到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学生的问题与需求等。随着教学工具的转变,教师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变化,努力成为“教育研究者”,进行学科教学研究(学科教研活动)以及科研课题研究,做到教育实践者与教育研究者的统一:反思教育教学行为,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从而更好地与时代接轨。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成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者”;进一步掌握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成为学生的“能力培养者”;进一步修炼亲和力、成长力、表达力和影响力,成为学生的“心灵沟通者”;进一步提高自身对教育的钻研、对实践的总结,成为“教育研究者”。这样,教师才能变危机为转机,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

  (本文系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全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研究”(2019SJB06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