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应对
2024年02月07日 10: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7日第2832期 作者:李阳杰

  在人类发展史上,教育领域发生过三次重大变革。早在大约三千年前,学校的建立对于文明的传递就产生了重要影响,知识传递的特征从零散、随意转向有组织、有计划,但当时的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少数群体。到了约三百年前,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指向工业生产的大众化教育逐渐形成,教育的效率得到了提升,但人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改革浪潮席卷而来,教育领域正在经历又一次重大变革,这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

  在这一轮数字化浪潮面前,教师发展也迎来了转型的契机。“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表述频繁见诸文献,学者普遍将之视作数字技术与教师发展的融合。事实上,就教师方面而言,数字时代的转型发展确实很有必要而且极为迫切,理由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迫在眉睫,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化学习资源供给能够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第二,数字技术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多重衡量“标尺”,在其发展历程的多个节点提供反思依据,促使发展方向的精准化。第三,在技术变革背景下,教师发展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有所延展,更多的碎片化时间或能被用于进一步发展,更丰富的学习空间或将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师发展享受“数字红利”的前提,是我们默认数字化转型会顺利开展。然而,眼下“转不动”的现象并不少见,如何“转得动”成为当下必须回应的关键命题。

  面对数字技术的汹涌之势,很多教师似乎还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强大惯性作用的牵引下,落实数字化转型在“最后一公里”遭遇了不小的阻力。在政策愿景中,数字技术应与教师发展活动深度融合,以合理的方式促进教师的高质量发展。然而,现实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教师往往习惯性地将数字技术纳入已有“轨道”,或直接拒斥应用新技术,从而使教师发展呈现出“路径依赖”特征。长此以往,“数字化转型”难以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全方位、常态化的数字化赋能更是无法实现。

  这种“路径依赖”主要存在三种表现形式,即制度路径依赖、操作路径依赖与反馈路径依赖。从制度层面来看,自2022年初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来,宏观政策层面高度关注数字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但当前制度对于“数字赋能”的定位,更多地建基于已有场景、模式、评价等要素之上,制度设计思路仍旧延续“非数字化”逻辑,较难适应数字空间中教、学、评的新变化与新需求。从操作层面来看,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数字化转型起始于疫情防控期间,是短期内不得不作出的发展选择。在线下教育活动恢复常态后,教师面临两类发展路径选择,即“线上—线下”与“回归线下”,而选择后者的教师并不在少数。究其原因,除了缺乏线上线下融合式发展的必备能力外,“习惯”这一因素不可忽视。从反馈层面来看,尽管学界时常会针对教育数字化的现状进行调研,形成阶段性的评估报告,但大多依旧是以非数字化的方式“诊断”教师发展数字化。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均需要不同类型的数字赋能方式,而这往往可以凭借数字技术进行捕捉和反馈。

  不同类型的路径依赖横亘于前,对于数字时代教师发展的顺利转型形成了巨大冲击。尽管已有的相关制度、操作、反馈等受制于传统,但这并不意味着转型只能陷入固有的轨道,更不等于未来教师发展与数字技术的“缝隙”无法弥合。相反,面对多重路径依赖的现实,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开辟新路径,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落地”。

  其一,制度设计应体现数字时代的基本特点,将新场景、新事物等纳入制度注意范畴中,根据数字化转型期教师发展面临的新变化适当调整制度内容。同时,注重制度体系的层级关联,顶层制度设计的“数字化”调适应与区域制度、学校制度有效衔接起来,避免宏观制度难以落地的情况发生。其二,具体的操作行为应被置于更为丰富化的数字场景中,以教师的持续成长为导向,创设具有趣味性、便利性、多功能等特征的数字情境,切实发挥数字化的优势,推动教师接受数字技术、融入“数字化”浪潮。其三,反馈活动应更为及时、频繁,建基于完善的数字系统,教师发展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多维数据应及时被捕捉与分析,所得出的分析结果需尽快传递给教师自身,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自身当前的发展水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过程性反馈在教师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要多次出现,以数字化的方式持续保障发展方向的合理性。

  总之,以“路径创新”替代“路径依赖”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数字化转型障碍,赋予数字时代教师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而真正释放“数字红利”,促使教师在数字空间中获得发展的新机遇。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十四五”规划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VFA210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研究人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