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基层定向培养医学教育
2023年09月14日 15: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14日第2735期 作者:周恩红 俞林伟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国战略,重点在基层,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是其中的关键。为解决农村基层卫生人才之困,国家自2010年开始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持续至今,该项目为基层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科班”医学人才,取得了卓越成效。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强基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基层医疗队伍稳定和发展问题依然较为严峻。笔者通过对所在单位定向培养的全科医学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发现,虽然90%以上的学生毕业当年履约回到基层,但回到基层不等于会留在基层,也不等于能胜任基层,更不等于肯扎根基层。这主要体现在,部分毕业生已陆续离开基层;部分毕业生在基层“水土不服”,时刻准备离开;部分留基层的毕业生面临发展困惑,思想不甚稳定。

  新时代,面对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以及世界医学发展新趋势,基层定向培养医学教育如何主动适应新要求、迎接新挑战,促进基层医学人才供给与需求有效衔接?笔者认为,高校、政府、行业三方需进一步联动,多部门协同发力,既要高度重视定向医学生的招生、培养、就业这个“前半段”,也要高度关注职后教育管理这个“后半段”,全过程促进基层医疗队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一,完善“进出口”管理,实现基层定向培养医学生数量增长。首先,从“入口”着手,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在一定时期内,仍需要继续扩大全科医学人才招生规模,同时定向培养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可适当增加专科层次的定向生比例,因为这种培养方式周期短,稳定性相对更强,可快速有效补充基层队伍,承担起更多的保健与基础工作。本科层次的定向医生可以更专注于基层临床与健康促进研究,以形成有效的互补。其次,从“过程”考察,实施动态评估调整。建立定向医学生的定期评估机制,及时发现不适合定向培养的学生,并制定动态调整和预警机制,同时制定适宜的政策,为其他有潜力的学生提供转入定向培养行列的机会,从而实现人才的流动和优化。此外,还应建立竞争机制,将学业与毕业后定编定岗明确挂钩,做到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确保定向培养质量。最后,从“出口”把关,补充就业刚性约束。基层定向培养医学教育政策是在市场调节资源失灵的情况下采取的必要的行政行为。为了确保定向生的入职和培养质量,应适当补充定向生入职的刚性约束,提高违约成本,规定定向医学生的学历及服务资质在一定年限内仅在当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效等。同时,委托培养单位也要及时落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规范化培训、编制待遇等,让定向生“毕业即就业”落到实处。

  第二,优化“校内外”教育,促进基层定向培养医学教育质量提升。首先,强化思想共振,厚植“大健康”理念。新医科强调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大健康”教育理念,与基层全科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一致。因此,我们要重点培养定向医学生的大健康观,针对“未病善防、小病善治、大病善识、急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结合能力素养要求,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教学,并积极推进相关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次,激发情感共鸣,深耕“价值观”教育。新医科着力推进医工理文的融通。在基层医疗人才培养中,我们应不断强化医学与人文的融合,切实加强学生核心价值观、职业理想信念、为民情怀、职业情感等方面的培养和塑造。可以通过设计政策宣讲、榜样引领、调研体察、走访慰问、实践感悟等一系列宣传思想教育活动,增进学生对基层卫生事业的了解、认同和热情。最后,深化行动共进,丰富“校地共育”内涵。新时代,要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联合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开发“标准化”课程和特色课程,建立一支有丰富基层经验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从提高基层医生“持续性照顾”的岗位胜任力出发,积极搭建全科医学大临床课程平台,强化基础医学知识再学习和临床思维早培养;与地方共建一体化、示范性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基地内涵建设,构建整合型的科学的管理模式,不断丰富“校地共育”的内涵与机制。

  第三,做好“后半段”设计,确保基层定向培养医生发展无忧。首先,重视朴素要求,提高基层医生职业获得感。改革完善基层全科医生薪酬制度,建立基层医疗人才优惠政策,设立特岗津贴,福利待遇参公,保障他们在“物质”上的获得感。同时,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特别是落实“县管乡用”用人机制,提升他们在“身份”上的认同感。此外,还要优化设计基层全科医师职称晋升机制、评聘方式与考核体系,建立系列荣誉表彰制度体系,提升他们在“精神”上的获得感。通过以上途径,多措并举构筑基层医疗的“引力场”。其次,满足成长需求,推动基层医生专业技能提升。以防治结合核心能力素养为导向,建立符合基层岗位及群众健康需求的胜任力标准模型,一体化设计基层全科医生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职后继续教育体系。有序衔接培训基地—县级医院—社区医院的轮转模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全科医生的基层首诊、急诊处置、大病辨识、慢病管理等临床实践能力。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聘请上级医生或返聘退休专家担任导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广远程“教育+会诊”新模式,助力基层全科医生技能提升。最后,关心发展诉求,拓宽基层医生发展通道。重视定向培养的全科医生对于学历提升、科研素养提升的发展诉求,为他们构建多元化成长通道。为此,可以选拔输送基层医生攻读全科医学硕士或者博士学位,成立县级医院全科医学诊疗和研究中心,并建立医生互轮机制,即县级常驻医生可下驻,基层常驻医生能上轮。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拔优秀基层管理者、设置基层医疗研究岗位、培养优秀基层教学骨干、支持全科医生基层创业等措施,让基层全科医生在不同路径上清晰、有序、个性化发展,共享人生出彩机会。

  (作者系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讲师;温州医科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