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驱动未来教育变革
2023年05月26日 08: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26日第2658期 作者:朱世强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是在社会生产力转型与知识介质迭代升级的角逐互动中前行的。21世纪是“人—机—物”高度融合的多元化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并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教育领先于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才能有后劲。因此,在人工智能推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何为、教育应该往何处去,是一个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

  面向未来社会的能力型教育变革是时代之需

  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教育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校园网络接入率达到100%,大规模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为中国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数字化和智能化革命对社会各行业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人机协作能力等将成为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人才需求的变化,倒逼教育进行全面、彻底的转型和升级,其核心是能力的塑造。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认为的那样,教育须确保学生获得人工智能驱动社会所需的能力。在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只有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为社会各领域输出合格人才。总之,以人工智能驱动未来教育变革,转换教育发展动力结构,促进教育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内容重构、模式重建,打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加美好的未来教育,是我国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的必然选择。

  准确把握未来教育变革的主要特点

  20世纪80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曾提出,未来教育必将是“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旨在培养“集大成、得智慧”的新人类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给教育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更多选择与挑战。

  第一,从固定式转向泛在化。现行教育体系以学校教育为代表的固定正规教育为主。伴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渗透,未来教育的泛在化趋势日益显著。一是教育主体的泛在化。数字教育资源的在线传播、集成与共享为主体间关系赋予了更多可能性,每个人既可以是教育资源的消费者,也可以是教育资源的生产者。弥散式、泛在式、自助式、互助式的学习形态,催生出“能者为师、愿者为生”的新格局。二是教育场域的泛在化。任何人随时随地获取到需要的学习资源是未来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人工智能拓展了教育边界,学校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自觉自发的无组织、无系统的非学校教育将成为能力塑造的重要渠道。

  第二,从“教的效率”转向“育的本质”。规模化和标准化是传统教育的关键特征,它强调在工具维度上力争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但就教育的价值理性而言,“学会如何有效地学习”远比“学会一项本领”更加重要,它重在培养认知能力,具有可持续性。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开创的多元智能理论主张人类大脑中分布着多个不同类型和水平的智力中心,这也正是“因材施教”的逻辑起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识别出不同阶段人的发展特征、成长需求和智力水平,精准刻画认知结构画像,发挥每个人的智力长板优势,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型学习机制,释放学习的创造力与活力,个性化学习、精准化教育成为可能。

  第三,从知识传承转向知识创新。传统教育理论认为,人是知识生产的唯一能动因素。随着深度学习、智能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人类知识的生产、访问、利用方式都在发生颠覆性创新。人工智能技术会从浩如烟海的数据海洋中提取隐含的、未知的、潜在的、有用的信息,使人类知识的增量呈指数级上升。更为重要的是,广泛的人机智能协同会形成创新群落,通过深度学习的内在结构从大量原始数据中学习、抽象出规律,帮助人类在相关领域了解更详细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挖掘潜在的理论机制,扩大创新知识图谱,进而形成新的知识形态,这种人机共创将是未来社会知识的主要生产方式。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上,促进学习者在人机交互中实现知识更新与创造,是未来教育的重大挑战。

  第四,从单一知识场景转向虚拟仿真生态。传统教育生态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场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拓宽了新兴未来产业、新型服务行业的发展空间,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在劳动力结构中的需求激增,传统教育生态中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跨界融合,打破了知识传授的单一场景。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技术,通过创建人、物、环境数字孪生体,可以对传统知识呈现方式进行重构,促进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互融合,进而形成全新的育人环境。这种临场式、沉浸式、交互式的“在场化”新型虚拟仿真教育生态,能够更好地与社会实践领域衔接,从而为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提供适应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创新场景。

  不断完善未来教育变革的基础支撑和技术应用

  未来教育不是“教育”与“数字化”“智能化”的简单叠加或组合,而是一种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遵循、将技术嵌入能力塑造的自驱型教育模式,满足未来社会对劳动者创新能力的素质要求。

  一是以技术推动教育本质回归。通过人工智能释放出教育的更大活力,是未来教育变革的初衷。要通过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应用,全方位提升学习环境的智能水平和质量,给予受教育者具象的学习空间,加深其对抽象知识内容的理解。要加快构建全面的学科知识图谱、阶段能力图谱、行业技能图谱,完善驱动受教育者“长板”能力的自适应学习系统。要借助人工神经网络、大数据挖掘、情感计算、学习分析等技术,识别不同教育场景和年龄阶段受教育者的多维综合素质培养、价值观塑造与学习行为优化的路径,让教育回归“人人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的本质。

  二是夯实未来教育的技术底座。当前,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启动,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要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牵引,加速推动优质教育数字资源汇聚整合,建设泛在智能的教育知识库、工具库和素材库,以教育资源动态可及推进教育公平,以教育工具快捷获取提升教育效率,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能随时随地获取教育资源、探索新的学科领域。要顺应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科研范式转变,强化智能计算等前沿技术在未来教育中的推广应用,推动未来教育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让知识从依靠学科集成转向自发交互创造。

  三是打造泛在互通的教育应用场景。教育场景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要加大虚拟现实、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创建“人—机—物—环境”泛在感知和互联的教育应用空间,形成面向未来教育的“孪生世界”。要围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领域不同受教育群体,构建适应不同认知阶段、技能训练过程和社会化过程的未来教育场景集,建成职业教育的全仿真技能训练场域和未来高等教育科学前沿探索的模拟空间。要在未来教育“孪生世界”中为受教育者呈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完整动态过程,形成知识从交互输入到创造输出的整体闭环。

  四是坚决守住智能技术伦理底线。教育是有温度的。未来教育需要发挥技术的赋能、增能、使能优势,以满足教育的功用性追求,更要坚守教育的育人初心和使命,传递人文性价值。要准确甄别、认识智能技术应用中的人机伦理失调、权利责任失当、价值取向模糊、社会互动弱化、数字鸿沟等风险,坚决守住智能技术的伦理底线。要借助教育者的“情感”优势,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通过探析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守正、传承教育中的人文情怀,促进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情感融合。

  五是加快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未来教育的重要使命。要加快打造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智能计算、智能感知等为重点,抓紧建设数字反应堆等大科学装置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行先试人才流动、投入多元、成果评价评估与转化等改革探索。要促进国家实验室、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的协同创新,抓紧培养培训人工智能领域急需的各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之江实验室主任、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