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应关注的基本问题
2023年05月26日 08: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26日第2658期 作者:王金伟

  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慧的工具化形态,其发展速度和水平已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革。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推动形成“人际交往”转向“人机交互”、教育“具身性”转向人工智能“离身性”等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引发人们对人工智能与教育关系的再审思,其结果必将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三个基本问题的关注。

  第一,“技术至上”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带来的影响。环顾人类生存的环境,无处不在的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人类自身发展的关键力量。由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物联网等一系列科学技术带来的生物、物理、网络的链接形态共同推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新的发展契机,如何正确面对科学技术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成为必须高度关注的方面。对由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而言,有必要对其运行方式及发展方向进行理性分析,从而更好地规制人工智能技术伴随的不良影响。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教育现代化必须以教育技术现代化为基础。“人工智能教育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其对教育的赋能,使人们对未来教育充满美好期待。”教育形态与教育技术有着密切关系,教育现代化既可以实现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延续,也能够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新的教育形态,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直播课堂等。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转变的根本动因,就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直接催生了诸多学科和专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并形成了智慧型和智能型教育新形态。教育为人工智能提供广阔的实践场景,人工智能为智慧教育注入新动力。

  然而,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警惕“技术至上”带给教育的不良倾向及后果。在教育领域中奉行“技术至上”观念必将严重违背教育规律,也将严重影响教育效果。“一切皆可计算”的算法崇拜是伴随着“技术至上”应运而生的。将这种观念用于教育领域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人成为人”最为关键的领域。人工智能在推动学生培养过程中仅仅提供了丰富的“大脑”功能,但严重缺乏“小脑”功能的锻炼。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只是提供了“智”方面的可能,却严重缺乏“德、体、美、劳”方面的教育。

  第二,“教育为本”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根本遵循。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学生”型教育模式逐渐被“教师—智能设备—学生”型教育模式代替。教育领域中的主体也发生着新变化,不仅由“教师或学生”的“单一主体”向“教师+学生”的“双主体”转变,而且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地融入教育领域,“智能设备”作为第三个虚拟主体也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机会往往被“智能设备”这一“代理”(agent)所取代。人工智能的介入真正引起了教育的变革,即从传统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变为现代的“无师自通”。这种转变为传统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由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形式,转变为教师将知识信息输入人工智能设备,学生通过智能设备自行开展学习的“人机交互”形式。将这种“人机交互”形式作为教学辅助形式带来的影响也许不大,但如果用“人机交互”代替“人际交往”的教学模式,则必将造成教育主体的缺位,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

  教育的“具身性”与人工智能的“离身性”将成为人工智能与教育两者之间的无形鸿沟。教育的“具身性”是指受教育者将自己的身心置于教育培养的全过程,以“身临其境”的方式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习得。人工智能的“离身性”是指人工智能使人自身的参与性大幅下降,在教育领域中表现为受教育者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往往脱离身心体验的一种状态。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的介入,不再强调受教育者实际参与教学实践环节,而仅仅是用虚拟体验的方式来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只有充分发挥传统教育“具身性”优势与人工智能教育“离身性”长处,缩小两者之间存在的张力,才能真正实现当代教育的大发展。

  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成为教育发展大趋势的当下,必须高度重视教育本身的要求,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为本”是一切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的根本指针。如果没有对教育自身规律的深刻把握,现代教育技术如人工智能等在教育领域中就会呈现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状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也会带来学习方式的彻底性改变。智能设备在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得到越来越多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教育对人工智能技术过度依赖的问题。智能设备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反客为主对人进行隐性操纵或重新塑造,还有可能会大大降低受教育者自身的学习能力。

  第三,“人”是解决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问题的“钥匙”。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必须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人”的主体地位在先进教育技术的推动下将会更为凸显。先进的技术不等同于先进的教育。我们在追逐技术前沿的同时,也应冷静、理性地审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机器”“人工智能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必须对教育领域中的过度人工智能倾向予以及时纠正,从而避免由人工智能介入而导致人产生思维惰性或者思维方式被异化的可能。人作为主体性的需要,必须是作为主体性需要的“真实”,而不是人工智能提供的“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必须充分考量“人”的主体差异性。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受教育者自身的成长环境、学习经历、个性特征等均会对教育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优秀的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往往会将受教育者的各种因素予以充分考量,从而制定符合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提升教育效率,通过提供通用型教育模板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提供最为便捷的手段。然而,这往往会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忽视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所存在的主体差异性。

  人工智能介入教育后,“人”的需求变成了人工智能设定的编码。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人”,似乎根据人工智能设定的“正确参数”或“正常阈值”顺利地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标就算完成任务,而不会考虑人工智能自身包含的局限性,更不会考虑“人”作为主体应该具备的能动性。此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日渐清晰的“莫拉维克悖论”现象出现,即“让计算机在某些任务上表现出成人的智力水平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智力测试或玩跳棋,但是让其获得哪怕是一岁儿童的某些能力,如感知和运动,却是极其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辩证看待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的利弊得失。在对待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态度上,“取用”比“全盘应用”更符合教育规律。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高校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分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