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整体推进大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要求,为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符合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有助于全过程、全阶段地提升大中小学的外语课程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推进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推动教育体系的整体建构,应着眼于全局,多维度探索可持续、高质量的一体化构建模式:从系统构建课程体系、统一协调课程理念、创新统编教材体系、协同共建资源平台、建设建强一体化教师队伍、统筹规划教学实践等方面着力,形成一体化的工作体系,构建互助联动的一体化育人协同和长效机制,打造纵向衔接、课内外协调的一体化格局。
系统集成赋能外语课程思政教与研
贝塔朗菲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整体规划课程体系,赋能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全过程,实现教育效能的最优化。当前大中小各学段在外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上存在割裂,高校与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区分度、层次性与衔接性还不够。因此,要由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统筹规划课程标准、教材体系、课程评价等各环节建设,多维度发力赋能教师。以中小学教学组织为核心,有机连接大学院系各层级,建立相应的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领导机构和职能管理机构,形成基础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和高等教育相关部门长效沟通、密切配合的联动机制,突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导向,实现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有机连接、有效贯通。
建立多学段一体化系统,首先要统一课程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课程理念的统一是正确实践的重要导向。外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性质,课程思政应指向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具有家国情怀及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其次要统筹课程资源。关键要立足于大中小学外语教材,克服教学内容重复、脱节、缺失等现象,创新统编教材,把握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加强各学段间的上下衔接与前后贯通,实现内容分层设计并不断深化,使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形成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内容序列。同时,外语学科要实现新文科建设的育人任务,要注重选取承载思想道德、情感文化价值的语料作为教学内容,凸显教育的人文性和思想性。
协同共建打造云端一体化外语教育平台
云端一体化外语教育平台是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得以运行的载体。要探索外语课程思政智能化发展路径,首先要搭建三级教育资源平台,构筑信息化外语教学资源库。三级教育资源平台以高校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为主阵地,以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为协调,以中小学特色学校教育云平台为补充,平台间互联互通,收集、整合与优化大中小学优质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促进各学段资源、课程、教研成果的流通运用,推动不同学段外语课程思政水平的提高。
其次要建立外语课程思政“个性化指导—深度教研—综合评估”教辅平台。教辅平台可依据由浅入深的功能模式,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可创建协作互动空间,拓展教研时空,为外语教师开展协作教研以及评价反思提供可视化感知工具,灵活实现数字化教研;通过技术赋能,平台可以全过程采集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的多模态数据,全方位动态捕捉教师教研行为,实现精准的全过程评价。
最后要统一平台管理与维护。一方面,要保证平台的规范化管理。要健全领导机制,强化对管理层和专职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与奖惩机制,确保对资源质量的监控,甄选重点资源并不断进行优化,适时删减重复、多余的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平台的维护,保证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可开展对平台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其专业素养,同时不断完善评价与反馈体系,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推动外语教育平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多元互动践行外语教师队伍同向同行
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提质增效的关键。教育主管部门要以课程育人宗旨为精神指引,统筹规划高水平、高层次的外语教师队伍,助力打造上下融通、语政融合的教师团队。为推动大中小学外语教师的协同合作,实现教师团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强外语教师一体化意识培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促进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意识强化是关键,要从政策与制度层面加强各学段外语教师对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意识。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实现多形式的交流与学习,在交流中统一、深化教师的一体化意识。
其次要通过教育部门搭台、大学组织、中小学统筹的一体化联动方式,将大中小学外语教师组织成相应的一体化建设联盟,为教师创建协作互动空间,提供交流见解与实践的多样化途径,促进教师之间的深度交往,增强临场感和参与度,提升外语教师的内在性职能。此外,要建立健全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备课机制,包括一体化培养、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研。建立外语教育基地以及跨年级外语课程思政“课程链”教师团队,使不同学段的教师定期开展项目研究、分享研究成果,科学定位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合力设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方法。教师队伍一体化的核心就是要打破人为划分的大中小学阶段外语课的壁垒,实现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一体设计、分段施教、综合考评,使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真正融为一个有机整体。
统筹实践健全一体化工作体系
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在“纵向衔接”原则下,围绕课程体系、课程理念、教材体系、资源平台、教师队伍等方面形成了一体化的工作体系。但与此同时,也要关注教学形式,拓展教学阵地,将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的课堂“加大”“加宽”,实现课内课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功能互补。因此,实践教学也是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纵向衔接”中的各要素既要“贯穿”课堂教学,也要“贯穿”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理念协调、教材体系创新、资源平台共建、教师队伍强化等要素都要贯穿实践教学,在教学实践“行”的过程中得到落实和深化。
如何实现外化于行?首先,要明确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从各个学段的外语实践教学案例中寻找普遍规律,有效指导各个学段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课时设定,形成实践教学课程规划的统筹机制。其次,要建立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场地设施资源信息库,建立资源统筹共享机制,对场地需求进行分析,在各学段之间统筹配置设施资源,保证常态化、协同性运行,避免过程重复、效率低下,实现场地设施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同时,建立实践教学教师师资数据库,通过大中小学各学段特征与定位及其报送的资源需求信息,向各教学单元推荐师资库教师,形成实践教学师资多源化的格局。如上所述,以课堂为载体,以课外为抓手,才能使外语课程思政有据可依、有径可寻,将课程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内外全过程,形成外语课程思政融合教育大局面。
总之,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中国学生受到大量外来文化的冲击,外语课程应在各个学段一以贯之地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尚美,以更广博的视野欣赏本土文化,实现外语课程育知和育德的有机融合。协调好大中小学三方育人力量,多维度推进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挖掘当前外语教育价值逻辑与深刻意蕴、推动外语课程思政向前发展的关键。
(本文系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学习共同体为依托的商务英语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XYJG-2021-04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