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往生与九品官人
2022年08月12日 08: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12日第2469期 作者:姜霄

  西方净土思想传入中国后,依托“净土三经”建立起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观无量寿佛经》作为中土伪经,结合中国本土的选官制度九品官人法而创造出九品往生之法,将往生的等级定为九品,使得中国佛教的天堂观念中出现了与人间社会相类似的等级划分。这是中国人根据本土元素对外来思想进行理解与重新诠释的结果,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经典范例。

  “净土三经”,即曹魏康僧铠(生卒不详)译的《佛说无量寿经》、后秦鸠摩罗什(344—413)译的《佛说阿弥陀经》和刘宋畺良耶舍(383—442)译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这三部经典共同奠定了弥陀净土信仰的基础。其中《无量寿经》侧重于解释往生的原理,即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经》侧重于宣讲“称名念佛”的修行方法和“不退成佛”的往生益处;《观无量寿佛经》则建立了九品往生的机制。

  依据“净土三经”的记载,往生西方净土的修行方式非常简易,只需称念佛名即可。但如此美妙的佛国仅需念佛即可往生,世人未必相信,甚至《阿弥陀经》在经文最后都自称为“难信之法”。《无量寿经》的创作者或许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提出众生转生至西方净土后存在胎生与化生的区别,只有明信佛智者才可以在七宝花中自然化生,智慧功德如同菩萨;而疑惑佛智者虽然也可往生,但只能胎生于宫殿内,没有智慧,寿命只有五百岁,且常年见不到佛、菩萨,也听不到经法,不能修习功德。这一说法表明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后会根据生前的业行得到不同的待遇。此外,《无量寿经》还提到了称念佛名之外的修持方式,并根据修持方式的不同将往生途径分为三类,即上辈、中辈、下辈。上辈即出家做沙门,“专念无量寿佛”;中辈即通过“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等行为发愿转生;下辈则是专心念佛,“欢喜信乐,不生疑惑”,此三种方式均可往生,但功德智慧依次下降。由此可见,只称念佛名虽然可得往生,但仅仅是功德智慧最低的下辈,因此往生西方净土所获得的益处在实际上还是存在等级高下之分。

  “三辈往生”说在刘宋元嘉年间(424—453)畺良耶舍译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以下简称《观经》)中出现了进一步的细化与演变。由于《观经》现仅存汉译本,并无梵文版本,并且文本存在大量问题,所以学界多将其归于“疑伪经”,认为该经可能由中国人创作而成,但是它对净土信仰在中国的发展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观经》介绍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需要修行的三福,以及十六种观想念佛的方法。(其中十六观分别是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观、佛像观、佛真身观、观音观,势至观、普观、杂想观,上辈观、中辈观、下辈观。)十六观中的后三观——上辈观、中辈观、下辈观又将往生等级分为九品,即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其中上、中、下三品虽然大致对应《无量寿经》中的“三辈往生”论,但其内容却复杂得多。如上品上生者,生前要有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并且做到“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就可以在临终时往生西方净土。众生往生时会乘坐莲台,在莲池内化生。上品上生者乘坐的为金刚台,莲花弹指间即开,化生后可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自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由于信众生前业行的不同,往生时得到的待遇与往生至西方净土后修成的正果均依次下降,而且修成正果前需要在莲花中等待的时间也依次递增,可见《观经》构造出的往生系统已经有了非常分明的等级划分。

  以“九品”划分世人等级的观点在两汉时期已经出现,《史记》卷109《李将军列传》称李蔡“为人在下中”;唐代司马贞所撰《史记索隐》注曰:“以九品而论,在下之中,当第八”,可见司马贞认为西汉初期已有九品论人的说法;东汉时期班固所撰的《汉书·古今人表》明确地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其中上上为圣人,上中为仁人,上下为智人,而下下为愚人。据《三国志》卷22《陈群传》记载:“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待以交友之礼。……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宋书》卷九四《恩幸传》亦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促,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士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可见曹魏时期已经将九品纳入官员选拔制度,由陈群设计为九品官人之法。

  所谓“九品官人法”,在操作层面上,一是对官员职位进行九品区分,这种区分是根据官员职位的重要程度而规定其任职者所需的人才品级;二是在实践中把人才的评判区分为九等。(陈长琦:《魏晋九品官人法再探讨》,《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九品官人法评判人才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对人物的道德与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对人物作出高下的评定,即为“品”,品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两晋南北朝均沿用这一制度选拔人才。

  自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隋文帝开皇七年(587),九品官人法一直是最主要的选官制度。上至世家大族,下至寒门子弟,出仕之前都需要接受中正的品评。九品取士的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深入人心,“自帝王以及士庶,皆视为固然”。而宣传九品往生的《观经》正成书于刘宋元嘉年间(424—453),其九品的划分与九品官人法品评人才之九品可一一对应,可以确定,往生机制定为九品与九品官人法的推行有所关联。经书的编撰者为了推广西方净土信仰这一“难信之法”,很自然地借鉴了现实社会中各阶层民众都“视为固然”的选官制度。

  九品官人法规定,需要在各州、各郡设置中正,用以品评本州、本郡人士的等第。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而且大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其本身就是九品中的上品。这些人几乎都来自于其原籍士族,因此人才的评定逐渐被当地士族控制。士族控制选官权之后,只照顾高官子弟的利益,排斥寒门庶族,所以形成了极不合理的人才选拔格局。正如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所指出的:“真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极。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依据家世品人的九品官人法弊病甚重,但借用九品之名创造出的九品往生法却不存在这一问题。《观经》宣称,只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因此不论信众生前的社会地位如何,只要诚心念佛,即可在死后得到福报,这也给生活于社会下层的庶姓寒人带来了心灵上的希望与寄托。由此可见,九品往生制度虽然对往生等级进行了划分,但依然能够体现出佛教众生平等的原则,是佛教与中国本土元素的有机结合。

  九品往生思想的出现,正如许理和(Erik Zürcher)在《佛教征服中国》一书中所述:“文化的同化暗含着选择。从一开始,外来理论的全体就被缩减为一些要素,通过与已有的中国观念和实践或真实或假象的结合,这些要素要易于同化和融入。这种频繁而持续的选择和混合的结果,与中国信徒忠实地抄写、记忆和背诵的外来经典的内容截然不同。”西方净土思想作为一种外来理论,在被中国民众了解的过程中也被不断地重新诠释与创造,最终演变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佛教天堂地狱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