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国家军事能力边界
2020年03月12日 04: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12日总第1884期 作者:赵云 寇红超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安全利益、安全空间和安全边界不断延伸,进而对国家军事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利益边界应该与国家安全边界重合,但国家安全边界一般要超越国家军事能力边界。因为国家军事能力边界受到军事的本质属性、科技发展、军事战略、文化传统、综合国力、国际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其拓展的范围和边界有限,并不能达到与国家安全边界完全一致。

  军事能力发展与运用既要守住底线,也要把握上限,要量力而行。因此,有必要厘清军事能力合理的边界,进而明晰军事能力的需求与可能、有限与无限、底线与上限。只有如此,战略才能够真正地为政略服务,军队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军事能力边界内涵及影响因素

  概念是逻辑的起点。厘清军事能力边界的概念,是加强军事能力建设和运用的基础。所谓国家军事能力边界,是指国家军事力量以其核心能力为基础,在各种主客观条件的支撑和约束下,在与国内其他力量、外国军事力量等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作用力范围和规模。按照主客观形式,可以分为军事能力的客观边界(或称物理边界)和主观边界(包括伦理边界、法律边界等);按照作用领域,可分为陆上、海上、空中、太空、网络等边界;按照运用时期,可分为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边界和战争时期军事力量运用边界;按照构成要素,可分为军事打击能力边界、军事力量部署边界和军事保障能力边界等。

  国家军事能力边界具有政治性、对抗性、多维性和限制性等鲜明特点。综合军事能力的本质属性、科技发展、社会发展等因素来看,未来军事能力边界主要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军事与民事的能力边界日渐模糊,因为“混合战争”、信息化战争越来越模糊了平时与战时、军事与民事、军人与平民之间的界限。二是有形与无形边界日渐交叉融合,因为军事对抗越来越强调在陆、海、空、天、电、网多维空间一体进行。三是能打仗打胜仗始终是军事能力的核心,因为军事力量建设需要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始终没有变。四是军事能力边界将继续不断拓展,因为国家安全空间拓展和国防科技发展分别为军事能力拓展提出了需求和可能。

  军事能力边界扩展和收缩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国家实力、武装力量、地理环境是基本客观因素,起决定作用;安全利益、军事战略和国际责任是基本主观因素,是确定军事能力边界的外在条件,起助推作用。

  1.国家综合实力为坚强后盾。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也是经济的竞赛。军事斗争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比拼,国家军事能力边界必须以国家综合实力为后盾,必须依靠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来显示和维护。其中,经济力是基础,科技力是支撑,战斗力是核心。美国军队提出“全球机动、全球到达、全球打击”的战略目标,其军事能力边界覆盖全球。之所以能够如此,也是基于其全球排名第一的GDP总额、军费开支和科技创新能力。

  2.国家武装力量为核心支撑。国家武装力量是确定、显示和维护军事能力边界的核心力量支撑。历史上大国的崛起与衰落,都伴随着军事能力边界的扩张和收缩。现在,虽然我们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和选择增多了,但不能忘记,军事斗争是国家政治和外交斗争的坚强后盾,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把军队建设得更强大,底气才足、腰杆才硬。同时,科技发展提升了军队的机动力、打击力和防护力,机动和打击的距离和范围越来越广,利用军事力量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边界将不断拓展。

  3.国家地理环境为基本依托。地理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军事能力边界具有先天性的影响力。一般来说,大国的军事能力边界较为广阔且拓展潜力大,小国的军事能力边界则较为狭小且拓展潜力有限;海洋国家注重拓展和维护海上军事能力边界,陆地国家注重拓展和维护陆上军事能力边界。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大国发展与崛起的重要条件,地理位置对于国家的军事能力边界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美国东西靠大洋,南北无强邻,美国本土很少遭受外敌入侵,优越地理位置为美国发展提供了一个长期的和平环境和向外扩张的稳定后方。

  4.国家安全利益为有力驱动。国家的“边界安全”与“安全边界”必须有机统一。前者是主权安全或领土安全,后者是利益安全;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无限的。国家安全利益是确定国家军事能力边界的基础和驱动力。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化,国家的安全空间不断扩大,国家安全边界已经不仅限于传统的领土、领海和领空,而是向电磁空间、太空和网络拓展,而且已经从近、低、浅边疆拓展到远、高、深边疆。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合理确定国家军事能力边界,切实维护好国家安全利益。

  5.军事战略方针为根本引领。军事战略方针是党的军事政策的集中体现,是为实现党和国家战略目标服务的。实践证明,军事战略科学准确,就是最大的胜算。当今世界,国家军事战略可以划分为进攻型、防御型和中立型三种。实行进攻型军事战略的国家,其军事能力边界是外向扩张型的;实行防御型军事战略的国家,其军事能力边界是内向防御型的;实行中立型军事战略的国家,其军事能力边界是相对固定的。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国防政策,军事能力边界的拓展是为了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而不是军事扩张。

  6.履行国际责任为重要考量。当前,各国利益交织空前紧密,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世界需要和平,更需要维护和平的力量。军事力量是应对世界安全问题的有力手段,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压舱石。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军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开展护航、维和等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出于和平目的,既不是为寻求军事扩张,也不谋求干预别国内政,更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因此,作为负责任大国,必须不断增强军事力量,不断拓展军事能力边界。

  科学确定军事能力边界

  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新要求,综合运用外交、军事、科技和经济策略,尤其是更加注重运用军事力量和手段营造有利战略态势,进而科学确定、明确显示和坚决维护我国军事能力边界。这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新形势下,我军战略任务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国家军事能力发展必须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要有一定的安全外延空间即以国家军事能力边界来保证。确定我国军事能力边界需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地位相称,履行责任。军事实力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尺度。当前,中国日益上升的大国地位与相对落后的军事实力和相对有限的军事能力边界还不相称。要建立起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世界一流军队,要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我国军事能力边界必须实现由守卫疆土的内向固定型边界向捍卫利益的外向流动型边界转变,由专注维护自身利益的保守收缩型边界向积极履行国际责任的开放拓展型边界转变。

  二是利益适应,积极拓展。军事力量为国家利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我国而言,军事能力边界拓展一方面必须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新要求,积极向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新型安全领域拓展,努力掌握军事竞争战略主动权。另一方面必须适应国家战略利益发展的新要求,有效维护海外利益安全,要以更宽广的战略视野谋划军队建设,搞好“走出去”的战略运筹,增强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三是实力支撑,底线思维。军事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确定军事能力边界上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一方面是坚持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不能好高骛远;另一方面是坚持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手段,不可随意使用。历史证明,“持盈保泰”“适可而止”是大国保持长盛不衰的秘诀。大国一定要懂得自身力量尤其是军事力量的有限性,要知道国力和军力运用的边界在哪,超越力量限度的扩张只会造成国家的衰落。

  明确宣示军事能力边界

  军事斗争是国家实力的综合比拼,宣示和维护军事能力边界需要国家策略的综合运用。要把外交策略、军事策略、科技和经济策略结合起来,综合施策,充分发挥军事力量在营造态势、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方面的战略功能。宣示国家军事能力边界的方法手段主要包括:

  一是非军事手段。“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宣示军事能力边界同样也需要政治、经济、科技等非军事手段的协同配合。通过政治外交、经济往来等可以为军事能力边界的宣示增加合法性、合理性阐释,通过科技发展、经济制裁等可以为军事能力边界的宣示增加可信性、威慑性效果,通过签订国际条约、确立国际标准、构建国际机制等可以为军事能力边界宣示增加稳定性、协同性。

  二是非战争军事手段。当前,军事力量的非战争运用成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宣示军事能力边界的重要方式,主要包括军事合作、护航维和、联合演习、武器试验、抢险救灾、海上搜救、军事威慑等。利用非战争军事手段宣示国家军事能力边界既能避免给国际社会造成强烈刺激,又能有效宣示军队行动能力,而且在时机选择上比较灵活、手段运用上比较多样。

  三是战争手段。军事打击、武力胁迫虽然是宣示国家军事能力边界最为直接最为激烈最为有效的手段,但也是逆时代潮流而动、最易招致国际社会反对的一种不可持续的手段。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战争手段只是万不得已的选择,是最后保底的手段。

  坚定维护军事能力边界

  要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新要求,更加注重运用军事力量和手段营造有利战略态势,充分发挥军事力量在营造态势、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方面的战略功能,为实现和平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是创新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军事战略指导的生命力在于应时而变、应势而动。我们要进一步丰富发展积极防御的时代内涵,以防御为根本,在“积极”二字上做文章,进一步拓宽战略视野、更新战略思维、前移指导重心,注重深远经略,塑造有利态势,综合管控危机,坚决遏制和打赢战争。

  二是加强海上方向多样化军事能力建设与运用。海上方向是我国战略利益拓展的重要方向,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必争必保的战略空间。随着国家利益快速向海外扩展和延伸,我国安全和发展同外部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维护海外机构、人员和资产安全以及战略通道安全等海外利益安全问题凸显,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压力增大。因此,要加强对海外军事存在和活动、海外行动能力建设等问题的筹划和指导。

  三是注重和平时期的军事力量运用。要把备战与止战、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为国家和平发展营造有利战略态势。今后,我们既要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更要注重用好军事力量,尤其是注重和平时期的军事力量运用,以进一步为捍卫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