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吾:增强实现强军目标的自觉自信
2018年11月01日 10: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1日第1565期 作者:李书吾

  党和人民赋予军队以强军目标支撑强国伟业的历史重任。面对国内外各种不利于我军建设的错误言论,军队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增强实现强军目标的自觉自信,切实用新时代强军目标凝聚意志和力量,坚定不移地投身强军实践。

  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武装,自建立之日起就英勇投身到为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中,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军队来讲就是强军梦。新时代强军目标,体现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要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不懈追求,是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总纲,是新时代我们党强军兴军的总方略。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党和人民赋予军队以强军目标支撑强国伟业的历史重任。面对国内外各种不利于我军建设的错误言论,军队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增强实现强军目标的自觉自信,切实用新时代强军目标凝聚意志和力量,坚定不移地投身强军实践。

  客观分析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

  在有关军队建设的言论中,“武器装备决定论”一度甚嚣尘上。持此观点的人,以我军与世界发达国家在武器装备某个方面存在的差距,抹杀和贬损我军建设成就和价值。那么,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究竟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为,决定战争胜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战争是交战双方全部力量较量的结果。战争力量是包括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力、人心在内的综合力量。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子认为,战争胜负必须综合考察“道”“天”“地”“将”“法”五事,看“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机械化战争时代,战争成为国家总体实力的较量。当今信息化战争更是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比拼。其次,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在于战争的性质,即战争的正义性与合法性。战争性质决定人心向背。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战争的正义性是战争的道义之源,道义的力量在战争中起着恒久的作用,是发挥战争潜力的根本因素。任何战争都受到“正义者必胜,非正义者必败”这一千古铁律的支配。再次,人仍然是当代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战斗力主要由武器、人和人—机系统构成。毛泽东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与武器关系的基本看法。世界军事史证明,一两件新式武器并不能决定战争的命运,决定战争命运的始终是支配和操纵武器的人。在信息化战争的人—机系统中,人仍然处于主体地位。人是信息化武器及作战体系的创造者、操纵者和支配者,信息收集、处理和运用都是由人决定的。因此,人的能动作用才是战争真正的制胜之道。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综合国力今非昔比,为有力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彰显巨大活力,激发了中华民族追逐强国梦和强军梦的强大意志和能量。政治决定军事,政胜决定兵胜。中国拥有“义战”“慎战”“止战”的优秀军事文化传统,历来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推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人民军队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而战,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把握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

  众所周知,战争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要素构成的。这三大要素分属战争的行动系统和认知系统。战争的行动系统主要解决的是作战行动问题,属于实践领域;认知系统主要解决的是战争中的感知、判断和决策问题,属于认识领域。战争活动是两大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侦察—判断—决策—行动”的反复循环过程。因此,战争活动本质是敌我双方的认知能力与行动能力的相互对抗和竞争。

  信息化战争不同于机械化战争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是武器装备智能化。即人的认知能力物化在武器装备之中,使武器装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变武器装备的手工操作为通过自动指挥系统的自动化操作;二是非接触非线性作战。智能化武器装备为非接触、非线性作战提供了可能,远程精确打击成为重要作战手段,战场局势由交战双方“短兵相接”转变为远程精确作战;三是体系对抗。基于远程精确打击的需要,建构起由探测系统、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组成的作战体系,这一作战体系把陆、海、空、天、电各作战领域联结为一个整体,实现作战力量聚焦,发挥整体作战效能,使信息化战争的总体特征呈现为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四是信息主导。信息化战争使传统的物质、能量主导型战争转变为信息主导型战争,信息成为战斗力生成的主导要素,从而实现了战争认知系统与行动系统的实时、精确主宰和控制。

  在信息化战争中,面对优势装备的对手,我军是否存在以劣胜优的可能性?由于信息化战争从机械化战争转变而来,信息化战争依然存在着机械化与信息化、战场迷雾与战场透明、平台中心与网络中心、接触作战与非接触作战、歼灭有生力量与瘫痪作战体系等诸多结构性矛盾运动,这些矛盾运动为以劣胜优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只有认真研究信息化战争形态包含的矛盾运动规律,把握矛盾转化条件,方能找到符合实际的作战方法,积极推进战争中的矛盾运动向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实现以劣胜优。如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面对一些原始装备的游击武装无所作为,就充分说明,在信息化条件下,即使武器装备存在“代差”,装备劣势的一方在战争中也并非完全被动,关键在于交战双方打什么样的战争。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和充分利用信息化战争所蕴含的各种结构性矛盾运动规律,充分发挥官兵主观能动作用,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找到以部分信息化武器装备加机械化半机械化武器装备打信息化战争的新战法,以己之长克敌之短,破解强敌的信息化优势,就完全可能摆脱劣势装备带来的被动局面,创造以劣胜优的新战绩。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有关我军建设的言论中,有观点认为,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是“电脑高手”,信息化战争决定了人的体能与精神与战争胜负无关。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人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是通过双方能动地运用武器等客观物质条件实施对抗来实现的。因此,战争真正的制胜之道在于根据战争客观物质条件的变化,正确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性。毛泽东指出:“战争的胜负,固然取决于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这就是战争中的自觉的能动性。”因此,信息化战争决不是单纯地由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装备决定的,它更需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信息化战争具有初战即决战的特点,谁准备得充分,谁就能掌握制胜先机,夺取战争主动权。信息化战争的较量在战前就开始了,因此,战争准备成为决定战争命运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战争及其进程作出准确的预见,并为此做好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同时制定正确的作战思想和战法,以夺取制胜先机。

  信息化战争的战争指导更具有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和创造性,决不是把决策、指挥、控制和协调交给计算机就可以了,而是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才能提高作战谋划和指挥效能。信息化战争决不是格式化、诗意化的,只要按按电钮、敲敲键盘就可以了。信息化战争作战手段的多样化和战场空间的无限扩大,战争的高强度和快节奏,包括武力打击、舆论斗争法理斗争等在内的多种作战样式并用,硬杀伤与软杀伤并存,使参战者的体力和精神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必须充分发挥官兵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作战热情,锤炼其顽强意志,锻造其英雄气概,培养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才能树立敢打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要直面“两个能力不够”的问题。只有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研究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把握现代军事指挥规律,才能不断提高谋划打仗、指挥打仗、带兵打仗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实现强军目标的自觉自信。

  总之,战争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武器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条件,人的能动性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新的伟大长征中,有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引领,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凝心聚力,新时代强军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视野下的强军理论与实践研究”(16BKS11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