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飞 陈沅:从兵农合一到军民融合——历史变迁的哲学思辨
2018年09月06日 08: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6日第1531期 作者:钟飞 陈沅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图片来源:CFP

  兵与农,军与民,是人类社会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自从有了国家及其重要的政权支柱——常备军,人们就开始面对“兵少则不足卫,兵多则民不胜其养”的现实矛盾,矛盾的焦点是国家有限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不同时代的人们给出了不同解决方案。古代有兵农合一、耕战一致,近代有军工一体、兵民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则提出了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变革的轨迹折射着未来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武器,有助于从兵农合一到军民融合的变迁轨迹中发现蕴含的规律和机理,牢牢树立“思想的前提”,从新的理论视角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军民融合国家战略。

  分与合:历史变迁中的永恒主题

  “人间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军民关系是自有战争和军队以来的一种社会存在。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军与民既不断分化,体现各自专有的特点,又不断融合,在共同的需要中加强相互联系,始终显现出“合—分—合”的特点。军民分离是一种客观存在,基础是社会分工与技术进步,军民结合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基础是资源稀缺与整体效用。军与民的统一是一个历史的实现过程,即军民融合不能消解任何一方的存在和本质特性,军与民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异性是融合的前提和动力,军与民相互补足、达成统一后不能消解各自的作用,而是一个加和效应过程,融合后双方能够实现扬长避短。

  纵观人类历史,原始社会末期实行军事民主制,没有常备军,军民“合”为一体。国家的产生,常备军出现,军与民逐渐分离,“分”成为军民关系的常态。在国家生存竞争中,越来越发现军民分离所带来的弊端,开始寻找、探索军与民的共性和内在联系,先秦时期的“兵农合一”就是人们所做的军与民“合”的最早实践。直到今天,世界各国依然在追求军与民之“合”,在进行融合的努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军队和战争最终必将消失,军与民也终将“合”为一体。但这种“三段式”发展绝非简单的历史循环,具体表现为一种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和客观反映。

  现代社会军民关系因社会分工发生分离,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进步。军民融合是刚性的,是一个非线性发展历程。军民关系应当定位为分合有度、共生互利、协同发展、良性循环,并作为选择发展战略和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点。因此,在推进军民融合国家战略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合二为一,而是实现两者相对独立发展基础之上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坚持灵活适度,以理性、辩证的态度对待军民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明确军民产业的边界范围,把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起来,既要注重军民融合的现实需要,量力而行,有所作为,能融则融,不能搞“拉郎配”。从国外来看,即使军民融合程度再高,总有一些关键技术与领域不对私营部门开放;又要着眼军民融合的长远后劲,在抓长远性、基础性、根本性工作上下功夫,防止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当我们截取某一历史时期的横断面仔细观察,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军民融合活动又纷繁各异,军民融合形态的演进表现为总体方向趋同性和具体形态多样性的统一。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坚持统一筹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不能上下一个模式,左右一个标准,要实现从粗放简单向精细高效转变。

  变与不变:历史变迁中的内在统一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军民融合之变是一种常态,是一种必然,是一种大趋势,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本质。但军民融合之变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传承特质中的发展,是继承传统中的创造。从“寓兵于农、耕战一致”到“军商一体、商战兵战并重”,从军民兼顾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及军民融合,经历了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的发展过程,表现为变与不变的统一。从古至今,军民融合既有与时俱进的“变”,也有一以贯之的“不变”。有时要因势而变,有时要以不变应万变。在新时代要把握好军民融合的本质,万变不离其宗,不能被现象所迷惑;同时更要识时而变,适度而变,趋效而变,方能跟上时代,追上形势。

  军民融合变迁过程中,既有与时俱进的形式和内容之“变”,也有一以贯之“不变”的本质和目标。军民融合之“变”表现为新旧融合质态转换过程,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动态发展图景,涉及融合观念的根本转变、融合方式的历史超越、融合空间不断扩展和融合结构的整体嬗变。而考察不同时代的军民融合,尽管存在差别,却始终贯穿着一条普遍法则:优化资源整合,实现富国强军,谋取国家竞争优势,争得打赢战争主动权。军民融合在变与不变的延续与更迭、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向前演进,从而达到新的层次与境界。军民融合国家战略作为一种现实发展道路,是我党在传承古今中外军民融合经验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践相结合的主动创造,体现了赓续与超越、坚守与重塑的统一。

  世间万物善变则兴,不变则衰。推进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唯有主动求变,在变中求发展,方能“越己者恒越”。一要在继承中创新。人民战争思想是军民融合思想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科学指南。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特有政治优势,是团结和凝聚广大军民的重要法宝。新时代,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动摇,完善人民战争思想,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健全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体制机制,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凝聚力量。二要执常迎变。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前瞻的思维、变革的气魄,把创新摆在军民融合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构建军民协同创新生态,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向新兴领域和海外方向拓展,做到与时代同行、与国际接轨。

  动力与阻力:历史变迁中的动态博弈

  任何事物的变革发展,都存在着动力与阻力两种对抗力量,军民融合变迁正是二者形成的“历史合力”作用结果,是“自然历史过程”和“自觉活动过程”的统一。其内在机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发展和表现出来,并深层次地体现在引发演变的动因之中。军民融合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斥着合作各方多元动力与阻力及其利益关系的博弈,需要军民融合各方具备博弈视野,认清军民融合要义,建立合适的军民融合机制,在制度设计上保证正确的融合方向,最终找到合适的军民融合模式,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军民融合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在变迁过程中经常与社会经济、战争条件等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军民融合变迁是军民融合诸要素和各种相关因素产生矛盾运动,进而相互作用、协调统一的结果。军民融合变迁的主要动力有基本矛盾动力、战争需求动力、科技动力以及改革动力等。各种动力对军民融合变迁的推动作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性过程。军民融合变迁的阻力主要来自于思想的禁锢、利益的羁绊和体制的束缚等。军民融合变迁动力和阻力是一对双胞胎,二者并不是各自分开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着,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力场,并不断地保持着动态平衡,有动力就有阻力,动力越大,阻力越大。从辩证角度来看,既不能完全强调动力而排斥阻力,又不能一味地谦让阻力,而是需要两者一定程度的统一。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动力和阻力是对立统一的。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使其动力和阻力在共存中有机互动,不断强化动力并减少阻力。一是科学运用动力打基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动力的运行并非是自发的,对其动力的驾驭直接关系到作用方式和运行效果。科学驾驭动力将会促进军民融合发展,错误的或不恰当的驾驭动力会适得其反。因而驾驭动力应树立协调的观念,采取合理的步骤,把握好力道。既要从需求入手,关注内在矛盾运动,也要从环境条件出发,打牢融合基础,确保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二是理性化解阻力增动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实践表明,有时候从正面增加动力难以奏效,而从反面减少阻力却往往会获得釜底抽薪的效果。如完善法制化、一体化、便利化的融合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深度融合阻力,实现军民融合转型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发挥利益杠杆固合力。军民融合动力与阻力博弈的焦点是利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涉及利益关系再调整、利益再分配、利益格局再均衡,必定表现为一个艰难过程。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利益杠杆的能动作用,最大程度地增强动力,减少阻力,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向持续健康稳定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陆军勤务学院;联勤保障部队477医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