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视察了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等军队院校,对军队院校建设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军队院校办学育人的目标任务,由此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院校篇”,成为加快推进军队院校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本文着眼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围绕“四个坚持”,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教战为战,坚持从严治校,坚持创新驱动,系统梳理了习近平关于军队院校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精神。
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军院校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加强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青年成长上;一个有抱负的军队,总是把培养人才置于攸关强军兴军的关键环节。因此,习主席强调,当前,强军兴军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军院校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加强。
从世界军事强国看,治军先治校,强军先强校是普遍规律。早在美国建国伊始,华盛顿总统在《关于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大力建立军队院校。俄国彼得一世为实现富国强军的目标,先后创办了海军、工兵等军事院校,使俄国最终成为军事强国。进入21世纪,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更加重视院校教育,在教员选备、经费投入和装备配发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确保在新一轮军事竞争中抢占人才队伍建设的制高点。
从我军发展历史看,坚持院校优先发展战略是基本经验。建军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培养红军干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必须向部队源源不断地输送经过学校培养的军政素质好的红色指挥员。并于1927年11月中旬,在宁冈砻市创办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军官教导队。从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类军事院校,培养出无数英才战将,为我军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从强军现实要求看,积极推进院校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育人水平是紧迫任务。着眼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要相比,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军打现代化战争能力、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都有待提高。当前世界军事领域围绕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要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实施好科技强军战略和人才强军战略,坚持院校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军队院校建设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牢牢扭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
思想政治建设关系军队院校建设全局和方向,是军队院校永葆我军性质、宗旨、本色的根本保证,也是军队院校广大官兵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政治建军、政治建校是由人民军队的政治属性决定的,只有坚持把党的理论贯注于广大学员头脑之中,才能培养出堪当强军兴军重任的“四有”革命军人,确保人民军队红色基因赓续传承。
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也是军队院校办学育人的根本。要突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入”,大力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自觉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习主席的指挥,做到一切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办学活动都贯彻政治建军要求,确保院校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把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党性修养放在首位。青年学员是军队院校的主体,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军队发展和未来,关系枪杆子能否永远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当前新兴媒体广泛运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青年学员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教育引导,很容易受到侵蚀和蛊惑,甚至误入歧途。院校要加强军魂教育,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大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切实在思想提纯、灵魂回炉中使学员“扣好第一粒扣子”“打好人生底色”。
坚持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有机统一。军队院校学术交流多、发声渠道多,学员来自四面八方,很多信息和观点汇集,人员思想比较活跃。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题等同于严肃的政治问题,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探索性的学术问题。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保密纪律,做到学术无禁区与政治有纪律的统一,确保不出杂音、不出政治性问题。
坚持教战为战 着眼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个中心任务
强军兴国,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军队院校作为塑造强军战将的“孵化基地”,要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特点和规律,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围绕打赢抓教学、着眼实战育人才,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
着眼改革强军兴军进行军事理论创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更需要科学军事理论的指导。习主席强调,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军事院校要充分发挥名师名家和理论研究优势,大力加强军事理论探索创新,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创新,加快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使院校成为全军先进军事理念的“发源地”、军事理论创新的“领头羊”、国防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为强军兴军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着眼懂打仗善教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之本在师。”针对院校教员任职经历相对单一、对部队情况不熟悉的现实情况,院校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层次,加强实战锻炼和系统培训,加快构建教研干部、流动型教官、外聘型专家“三位一体”的新型教学队伍,提高整体素质。要抓好“名师工程”,引导教员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苦练内功,多出一些懂打仗的名师,带出一批会打仗的高徒。
着眼能打仗打胜仗钻研人才培养规律。针对一些新毕业学员到部队后出现“水土不服”问题,要深入分析学员组训、教育、管理等能力难以胜任本职岗位等痼疾,着力改变学科划分不科学、新兴学科建设滞后、教学内容陈旧、课程安排不合理等现状,及时吸收部队军事斗争准备的鲜活成果,积极学习地方人才培养有益经验,大胆借鉴和创造性运用外军好的做法经验,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向着部队、实战、未来贴近再贴近,在推进军队院校改革中开创军事人才培养新局面。
坚持从严治校 筑牢培育优良校风这个基础工程
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充足的资金投入,同时更需要培育传承优良校风。好的校风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声地滋润着学员心田。
坚持严字当头,加大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研、从严治考力度。军队院校要在端正学术风气上作出表率,引导教员潜心治学、淡泊名利,把心思和精力放在钻研教学上;切实引导学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要深化考试改革,严肃考试纪律,严格考试成绩,以良好的考风带学风、转校风,使官兵在学校这个大熔炉中既增长知识才干,又提升思想境界,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严格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高标准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教人先正己。作为一支教育干部、培养干部、管理干部的队伍,院校干部队伍自身素质必须过硬。按照军队好干部标准严格选用干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从严治校,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发挥好“作风熔炉”作用,始终以高压态势抓好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教学科研活动中的“跑冒滴漏”问题,努力树立一心干事创业、全力教学育人的正确用人导向。
领导就是服务,着力把党委班子建设得坚强有力。陈赓同志有句名言,教员是“做饭做菜”的,学员是“吃饭吃菜”的,领导是“端盘子”的,这话句生动诠释了院校各级党组织要自觉肩负起强军兴军、强校兴校的使命责任。要丢掉“领导范儿”,主动搞服务,大力倡导“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为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证。要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创新驱动 坚定推进和深化改革这个时代课题
要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军队院校要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改革执行力,加快形成军事人才培养和军事科研新质能力。军队院校要坚持在推进和落实改革上下功夫,自觉在秉承传统中立根固本,在转型重塑中开新图强,在聚力强军中砥砺奋进,努力开创军事人才培养和军事科研工作新局面。
坚决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当前,军队院校调整改革基本到位,各项配套制度措施正在陆续推出。面对机关扁平化的体制变化、军人与文职并存的结构变化和多校区异地办学的模式变化,军队院校要着力抓好改革任务落实,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组织结构,推进以效能为核心的管理创新,建立精干高效、职权明确、流程清晰的管理体系,瘦身截尾、加强一线,确保思维范式、指导方式、运行模式与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相符合相适应,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院校运转高效顺畅。
深入做好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没有旁观席,人人都是参与者。军队院校要坚决学习贯彻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思想,深入做好官兵思想工作,引导大家正确对待局部利益与改革大局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发展与改革调整的关系,特别是在文职制度改革、官兵分流进退、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上,引导官兵思想上自觉拥护、行动上积极支持。做到合编合心合力、共改共建共创,以坚定的信念、紧密的团结、高昂的斗志、务实的作风,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着力推进教学科研方面的改革创新。军队院校“为战而教”“为战而研”是永恒的主题。针对近年来我军院校教育训练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要适应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应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深化培养理念、培训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手段等方面改革,抓好通用专业人才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使培养的人才更加贴近部队、贴近实战、贴近未来。为深入贯彻习主席创新驱动、科技兴军战略思想,应紧贴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同时,应建立健全教研结合、军民融合的集约高效组织模式,在科技发展战略性、前沿性、引领性、颠覆性领域超前布局、抢占先机,掌握更多克敌制胜的核心关键技术,创造更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作者系空军勤务学院副政治委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