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人淮 贺琨:加快创建军民融合发展学
2018年08月02日 08: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2日第1506期 作者:杜人淮 贺琨

    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实践活动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与人类战争史相伴随的。与此相适应,人们对军民融合发展思想理论的探索也有着悠久历史。随着军民融合发展范围不断拓展、程度不断加深,创建军民融合发展学不仅时不我待,而且水到渠成。构建军民融合发展学,既要对军民融合发展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更要对军民融合发展理论成果进行系统集成。

  实施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时代呼唤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关系的日趋复杂,军民融合发展越来越需要系统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当前,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兴国之举、强军之策,迫切需要加快创建军民融合发展学。

  引领实践的现实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举措;成为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支撑。为了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落地生根并取得实效,需要加快学科创建,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重要的学理基础。

  创新理论体系的必要举措。自人类有战争以来,在军民融合发展实践活动中已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思想理论成果。我国古代就有丰富的“兵农合一”“富国强兵”等思想。然而,目前的军民融合发展理论还是零散的,不够系统和完善。学科领域是理论创新主战场,为了使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系统化,并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有必要创建军民融合发展学,明确军民融合发展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和科学界定学科的特定范畴,从而构建起严密科学的军民融合发展学科体系,为持续创新军民融合发展理论提供必要的学科支撑。

  规范教学体系的重要支撑。我国军地高等院校虽相继开设了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相关课程,但由于军民融合发展学科建设滞后,致使其教学体系仍比较混乱。军民融合发展教学的专业归属通常被随意放在经济学、管理学、军事学等学科专业之中。同时,军民融合发展教材的使用五花八门,教学内容的安排较为随意。创建军民融合发展学,则可为有效规范军民融合发展教学体系提供重要的专业支撑。

  培养专门人才的有力抓手。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相继成立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领导机构,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军民融合发展的规划、法规和政策等。军民融合发展渐成人们共识并得到广泛重视,但其专门人才却严重匮乏,成为制约推进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瓶颈。因此,军民融合发展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必然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和基础性工程。

  既有丰硕成果为学科创建奠定扎实基础

  经过国内外长期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军民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丰硕的理论成果。构建军民融合发展学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条件,因而完全具有可行性。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科产生过程通常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取经验,经验通过积累和消化形成认识,认识通过思考、归纳、理解和抽象上升为知识,知识经过运用和实践验证发展到科学层面并形成知识体系,不断发展和演进的知识体系依据某些共性特征进行划分便形成了学科。可见,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和被实践反复检验是学科产生的必要起点。当前,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已被作为我军建军治军基本经验之一。军民融合发展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为创建军民融合发展学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取得了大量的理论成果。我们党提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后,军内外学者及实际工作部门对军民融合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发展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加快向纵深推进。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研究,不仅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相继论证和立项了一些研究课题,而且军地理论研究者根据个人研究专长对军民融合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理论探讨。有关研究军民融合发展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成果喷涌而出,研究质量大幅跃升。研究的内容已囊括军民融合发展各个领域,为创建军民融合发展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理论素材,为支撑构建军民融合发展学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锻造了雄厚的研究力量。学科发展归根结底要靠高素质研究人才来支撑。近年来,伴随军民融合发展成为我们党的重要战略方针,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研究日渐成为“显学”、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踊跃加入到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研究大军,这些学者广泛分布于哲学、经济学、军事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众多学者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和专业特长,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先进的研究工具、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研究和探讨军民融合发展的诸多交叉理论问题,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研究大军的骨干力量,为构建军民融合发展学锻炼和储备了可靠的人才队伍。

  拥有了稳定的交流平台。理论研究交流平台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为全面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沟通协调理论研究队伍,交流传播理论研究成果,启迪活跃理论研究思路,以及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转化对接,有关部门和单位相继设立形式多样的研究机构,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研讨会、论坛等。这类交流平台,既有由军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发起和成立的,多以基础理论研究、前沿理论研究、发展规律探索见长;也有由产业集团或企业单位发起和建立,主要从事军民融合发展实践和进行军民融合发展理论成果转化应用。这些交流平台多以军地合作形式存在,具有典型的军民融合性质,旨在聚集军地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人才和智力,促进军地多方研究力量协作,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为构建军民融合发展学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探索确立学科研究对象、定位及理论体系

  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独立学科,是因为它具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理论体系。创建军民融合发展学,要使之成为我国学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学科,理应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学科定位和学科体系。

  研究对象是区分不同学科的重要标志,是由研究领域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正如毛泽东指出的:“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些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军民融合发展学究竟是否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首先要看军民融合发展现象领域有没有特有的某一种矛盾。当前,军民融合发展涉及的是全要素、多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问题,因而军民融合发展现象领域就必然存在着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矛盾关系,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的矛盾。我们可将这一系列矛盾概括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之间的矛盾。而对军民融合发展现象领域所特有的这一矛盾的研究,是目前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完全涵盖的,更是无法完全替代的。可见,军民融合发展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军民融合发展学就是研究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关系,揭示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规律,通过决策、计划、领导、组织、协调、控制等合理配置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资源,凝聚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合力,发挥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相互支撑的作用,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科学。

  军民融合发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关系,这离不开决策、计划、领导、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需要更多地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因而军民融合发展学的学科属性比较适合划归管理学门类。从刊载研究军民融合发展理论成果的重要核心期刊来看,也主要是管理学核心期刊。目前设置的管理学所有一级学科还无法涵盖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研究内容,因而适宜将其作为管理学的一级学科。由于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极为丰富和复杂,因而需根据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研究的不同领域和重点,在军民融合发展学一级学科下设置若干二级学科。当然,由于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源自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并要坚持以军事需求为导向,因而还可在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2016年修订)的基础上,参照《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学部专业划分标准》(2016年修订),根据军队专业学科发展需要,把军民融合发展学增列为军事学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国防建设学”的二级学科。这类似于国防经济学的学科设置,国防经济学既是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同时又是军事学学科门类中“国防建设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

  创建军民融合发展学,需按一定逻辑把军民融合发展相关的特定概念、知识、理论等组织起来构成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一完整体系要求体现军民融合发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军民融合发展学的创建,必须首先解决研究对象、学科界定和定位等基本问题,需要系统总结、梳理、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军民融合发展思想理论成果,研究归纳军民融合发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军民融合发展问题旨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水平和效益,这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深入研究军民融合发展水平和效益的内在规定性。同时,军民融合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由军民融合发展相关要素、领域、功能、动力、布局、模式、文化、体制、机制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体,因而需要深刻揭示军民融合发展等相关理论问题。统筹好军民融合发展各子系统关系,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水平和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全局和长远谋划,因而就要研究分析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理论问题。上述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便构成军民融合发展学理论体系。当然,军民融合发展理论及学科体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