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里弗”演习是美军太空作战研讨会性质的模拟演习,核心目的是谋求太空优势。该演习2001年首次举行,之后大致每两年举行一次。截至2015年底,演习已进行9次。演习由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航天创新与发展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演习主要围绕太空态势感知、太空部队增强、太空支援、太空控制和太空力量运用五大任务领域展开。演习结论直接进入决策层,对美国制定和调整太空政策与太空战略,促进太空力量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战略意图:以太空优势谋求太空霸权
“谁控制太空,谁将控制地球”,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此著名论断,就出自施里弗将军的报告。“从长远看,美国的国家安全取决于能否夺取太空优势,未来决定性战争不是海战,也不是空战,而是夺取制天权的太空战争。”从战略层面看,“施里弗”演习旨在综合利用政治、外交、军事等手段和新兴军事航天技术,确保美国太空绝对优势。
1.构建有效的太空威慑,以太空优势谋求太空霸权。美军持续组织太空战演习,目的之一就是实施太空战略威慑,慑止太空挑衅,维护太空霸权。“施里弗”演习中,注重运用先进太空力量及时发现敌人突袭征候,准确判别威胁程度,全面掌握空间态势,并对“危机”做出快速反应。“施里弗—6”演习的关键目标就是分析在空间和网络电磁空间如何实施威慑,并开发能够利用综合手段实现跨多个领域行动的综合计划方案。通过该次演习,美军意识到空间和网络电磁空间发起的攻击,往往不是采取“毁灭”的方式让卫星成为碎片,而是采取隐蔽的“破坏”方式让其不能工作。
2.检验太空武器系统战技性能,提升太空和网络攻防能力。为检验太空系统性能,强化太空网络攻防能力,美军将“施里弗”太空战演习由“太空”逐步向临近空间、网络空间拓展,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太空战背景下的网络攻防演习,重点演练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敌太空作战指控中心、卫星操作中心、卫星通信网络等关键节点实施攻击,同时保护己方太空指挥、控制和通信设施不受损害。“施里弗—3”演习首次将“临近空间”纳入作战视野。“施里弗—6”演习强调太空的“替代概念、能力和力量态势”,提出在“临近空间”部署无人机等飞行器。随着中、俄、印、日等国竞相发展本国的卫星导航系统,美军还加强了导航战演练,探索瘫毁敌卫星导航系统的方式方法,以便削弱敌精确作战能力。
3.促进太空战略战术研究,辅助美太空政策和战略制定。演习的初衷是在各种场景中检验先进航天技术的应用,但之后逐渐聚焦在战略和政策制定、决策与指挥控制支援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历次演习看,美军不仅检验了新型航天系统和新兴航天技术,探索如何替换失效卫星、保护己方航天系统等战术问题,同时检验了航天作战的战法和原则,探究了太空与网络空间对未来威慑战略的影响等战略问题。演习还积极探索太空控制方法,试图借此不断加深对“空间控制”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在未来太空作战中确保美军及其盟友在太空的行动自由,并在必要时阻止他国进入太空。美军希望将其在空间指挥和控制方面的实战经验纳入指导未来航天作战的概念性文件,并为未来航天战略及规划提供借鉴。
主要特点:强调盟国参与和联合作战
随着美国国家安全形势、国家军事战略和航天装备技术变化,“施里弗”系列演习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和特点。
1.演习背景设定因时因势而变。“施里弗”演习有着深刻和复杂的政治背景,它既是美国长期军事航天战略的反映,也是各届政府发展空间军事力量的需要,场景设定因时而变。2008年后,随着网络空间威胁的不断增多,美意识到太空与网络空间将在未来作战中不可避免地多层次相互交织,为此“施里弗—5”演习将场景设为2019年,强调要在持续发展太空和网络空间力量的同时,重视太空与网络空间的综合集成。
2.注重航天新技术新装备的战法演练。为抢占全面的太空军事优势,美军不断发展包括天基雷达、“天基红外”、“先进极高频系统”以及新型GPS卫星系统在内的新一代侦察、预警、通信、导航等卫星系统。在此基础上,美还不断发展微小卫星及星座组网和编队飞行技术,推进卫星系统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并将其与无人机等系统结合,组成天、空、地一体的C4ISR体系,进一步缩短信息的获取、融合和分发时间。美国还一直致力于发展各类反卫星武器系统,积极探索空间对抗的新途径。
3.拓展演习空间参演对象,强调盟国参与联合作战。随着作战领域的拓展,如何加强航天作战与陆、海、空作战的协同成为美军转型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美军提出了“全面力量集成”的作战概念,意在打破军种界限,实现航天作战力量与其他作战力量的无缝联合。2010年,美国出台新版《国家太空政策》,提出要强化与盟国的太空军事合作,2012年举行的“施里弗—7”演习中美国就首次邀请了北约盟国参加,重点锤炼联军太空协同作战能力。
4.太空战演习与理论创新同步互动。一方面,太空演练不断推动理论创新。演习有效检验了美国国防部规划的部队转型框架中的太空作战能力。“施里弗—3”演习后,美国国防部制定的《太空科学与技术新战略》,有效指导了美军的军事航天发展与太空力量的应用。“施里弗—5”演习得到了一些有益于国防评估和太空形势评估的政策观点,太空与网络力量联合运用理论受到新的重视。另一方面,创新理论有效引领演练发展。近年来,美军先后制定《太空作战条令》和《太空作战联合条令》等一系列文件,有效指导了太空战演练的发展。在2010年举行的演习,就突出了赛博空间作战与太空一体化,重视网络电磁空间与太空作战整合。
5.演练矛头逐步转向地区性大国。2001年以来,“施里弗”演习已成美军的例行太空军演,演习机制逐步趋向成熟和稳定。2010年以来,随着美军战略重心转向亚太,“施里弗”演习开始把中、俄作为主要作战对手,重点演练与中、俄等国的太空攻防作战,在“施里弗—7、8、9”中均有体现。总之,“施里弗”太空战演习,不仅是美军推动太空理论研究、保持太空优势和进行太空备战的重要举措,也是以中国和俄罗斯为重要对手的作战模拟,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关注。
重要影响:制定太空政策和战略
“施里弗”系列演习具有检验太空作战指挥体制、规范太空战指挥机构职能、优化指挥关系、探索太空战理论、演练太空系统作战运用、发现太空系统弱点和漏洞等重要功能,对于制定美国太空政策和战略,研发新型太空战装备和强化太空力量等具有重要影响。
1.促使美国空间对抗思维和实践发生重大改变。由于参演机构的广泛性,使得演习成为灌输太空理念、达成太空共识的重要平台。通过演习,美军由主要关注本国太空系统向控制太空、控制他国和平利用太空资源方向转变。根据演习的结论,美国政府于2010年5月出台了《国家安全战略》文件,认为空间与网络电磁空间安全将对美国的安全带来挑战。现在许多国家都拥有动能或非动能的手段来对空间系统形成威胁,曾经被美军视为“私人领地”的空间,已变得越来越“拥挤,充满对抗和竞争”,要求美军改变对空间的思维和实践模式。为此,“施里弗”系列演习还陆续催生出了“太空威慑战略”、“太空态势感知”、“作战响应太空”、“太空弹性体系”、“临近空间飞行器”等一系列太空作战概念和太空作战装备与技术。
2.凸显赛博空间与太空执行作战一体化的重要性。美国2006年版《国家太空政策》首次从国家层面上将“制天权”放到与“制空权”、“制海权”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无疑与“施里弗”演习突出强调太空控制密不可分。“施里弗—6”演习有三项重要目的:研究太空和赛博空间的“替代概念、能力和力量”,以应对未来需求;探索太空和赛博空间对未来威慑战略的贡献;研究使用综合手段在太空和赛博空间执行作战的一体化程序。军演表明太空与赛博空间正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必须高度重视整合网络与太空攻防作战,将太空与赛博空间视为所有防御作战和国土安全作战方面的核心,赛博空间作战与太空的一体化在联合作战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3.促进美军太空作战能力和太空威慑力量发展。自2001年美军首次“施里弗”太空演习以来,美军不断调整和规范太空作战部队机构的角色与职能,优化太空作战指挥与控制流程,有力地推动了太空力量与联合作战的深度融合。“施里弗—5”演习着眼满足军事行动对空间情报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强化了太空态势感知能力在军事行动中的关键作用,对于加强盟军太空能力的集成和使用,优化商业太空能力的集成和运用发挥了积极影响。通过演习,美军深入检验、探索太空信息系统与作战指挥系统和武器平台系统的协同配合,以及太空系统中的天基系统和地面系统的协同配合等问题,为有效实施太空威慑、组织太空作战行动、支持军兵种作战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演习还促使美军重视太空系统应用由战略决策层面向战役战术层面不断深化,对于推动美国太空能力建设、提升联合作战能力以及强化太空威慑效应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单位:火箭军装备研究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